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断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断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七断八续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七断八续。”
2、多谋善断多作谋划;善于判断。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3、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孔子家语 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4、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5、金断觿决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叔则不以此时金断觿决,示斗极于中流,而又奚待与?”
6、断梗飞蓬见“断梗飘蓬”。宋·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7、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8、藕断丝联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联系。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联系。宋 黄机《满庭芳 时欲之宫永兴》词:“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9、断墨残楮指残缺不全的典籍。明 王世贞《俞紫芝<急就章>》:“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遂与仲温并驱。”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1、断珪缺璧见“断圭碎璧”。清·叶廷琯《吹网录·二础云麾碑》:“余近得拓本,字虽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断珪缺璧,弥见珍奇。”
12、飘萍断梗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阔十年才道旧,问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13、优柔失断优柔:迟疑不决;断:决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旧唐书·高祖纪论》:“然而优柔失断,浸润得行。”
14、断管残沈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沈,墨汁。明 焦竑《李氏〈焚书〉序》:“宋元丰间,禁长公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见者若祟。不逾时而征求鼎沸,断管残沈,等于吉光片羽。”
15、断齑画粥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16、断章取义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17、断木掘地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18、肝肠寸断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19、优游不断指处世迟疑,没有决断。《汉书 元帝纪赞》:“牵制文义,优游不断。”
20、断事如神断:判断。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回:“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各处传扬。”
21、断脰决腹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22、颓垣断壁残垣断壁茅盾《归途杂拾》:“月光照着那些颓垣断壁,除了脚下格格的瓦砾碎响,更没有别的声音。”
23、快刀断乱麻快:锋利。比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果断解决复杂的问题。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泌之学说》:“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鹄相缪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
24、浮萍断梗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梗:草木茎。比喻漂泊无定的人。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柳墙花了。”
25、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宋史 选举志二》:“断章截句,破坏义理。”
26、断壁颓垣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27、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28、恩断义绝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29、当断不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0、断潢绝港潢:低洼的水坑;港:与江河相通的小河。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元·贡师泰《玩斋集·送宗人贡仲归丹阳序》:“虽日諰諰以求其合,必如断潢绝港,其何由达其流而究其源哉!”
31、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32、独断专行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33、断齑块粥见“断齑画粥”。清·冯桂芬《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少陵秋风茅屋,而有广厦万间之愿;希文断齑块粥,而有先忧后乐之志。”
34、武断专横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35、断纸馀墨零星或残存的墨迹。《宣和书·詹鸾》:“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馀墨,人传宝之。”
36、断然不可断然:坚决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指坚决或绝对不能。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景清道:‘贤侄,此事断然不可。’”
37、柔肠寸断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38、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39、断鹤继凫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40、断简遗编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指残缺不全的古籍。唐 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41、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42、断弦再续断弦:指丧妻;续:连接。比喻男子妻死后再娶。明·熊龙峰《四种小说·张生彩鸾灯传》:“二人缺月重圆,断弦再续,大喜不胜。”
43、拈断髭须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曾朴《孽海花》第35回:“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44、割恩断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45、断怪除妖谓铲除妖魔鬼怪。明·无名氏《大破蚩尤》第二折:“我我我,仗神锋断怪除妖,是是是,赁道法驱邪斩虎。”
46、百足之虫,至断不僵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47、清官难断家事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48、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49、残篇断简残缺不全的书籍。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50、魂劳梦断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不料东人妹淑兰留心于那生身上,终日魂劳梦断。”
51、逢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52、目断飞鸿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53、巧断鸳鸯断:判定。很巧妙成全别人成为夫妻。
54、音容凄断声音凄凉、容貌愁苦到了极点。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
55、颓垣断堑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
56、断袖之宠断:截断;宠:宠爱,宠幸。指男子搞同性恋的行径,指男宠。东汉 班固《汉书 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57、好谋善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58、断袖之癖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59、分钗断带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60、枯蓬断草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踪难定。《中国民间故事选·六弟兄》:“姑娘离家以后,像是枯蓬断草一样,到处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