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断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断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愁肠寸断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唐 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2、断管残渖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渖,墨汁。
3、残篇断简残缺不全的书籍。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4、断管残沈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沈,墨汁。明 焦竑《李氏〈焚书〉序》:“宋元丰间,禁长公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见者若祟。不逾时而征求鼎沸,断管残沈,等于吉光片羽。”
5、飘蓬断梗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比喻到处漂泊,行踪无定。宋 宗泽《上郑龙图求船书》:“全家百指,如飘蓬断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6、武断乡曲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史记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7、断然不可断然:坚决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指坚决或绝对不能。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景清道:‘贤侄,此事断然不可。’”
8、漂蓬断梗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9、接连不断连续不间断。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10、回肠寸断形容极端悲苦、忧伤。明 汤显祖《还魂记 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11、飘萍断梗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阔十年才道旧,问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12、仁柔寡断谓柔弱而缺乏主见。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汉献、唐昭之俦耳!”
13、断壁残垣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14、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15、魂销肠断见“魂销目断”。宋·刘过《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
16、当机贵断当:面临;机:时机;断:决断。在紧要关头贵在立即作出决断。《宋史·宋绶传》:“临事尚乎守,当机贵乎断,兆谋先乎密。”
17、杀伐决断伐:进攻。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若说料理不开,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18、续凫断鹤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9、恩断义绝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20、截断众流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朱子语类》卷七六:“如复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
21、一笔勾断同“一笔勾消”。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22、断无此理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23、断壁颓垣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24、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25、巧断鸳鸯断:判定。很巧妙成全别人成为夫妻。
26、铜壶漏断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一天时间已经过去,夜已深。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27、断长续短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28、断烂朝报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宋史 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29、武断专横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30、断脰决腹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31、残丝断魂残:剩余;断:断绝;魂:魂魄。比喻即将死亡的生命。清·洪昇《长生殿·献发》:“奴身止鬖鬖发数根,这便是我的残丝断魂。”
32、独行独断同“独断独行”。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33、绵绵不断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接连不断,一直延续下去。亦作“绵绵不息”、“绵绵不绝”、“绵延不绝”。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天色灰蒙蒙的,弥漫的云雾遮盖着山峦,那种无尽无休的贵州式的细雨绵绵不断。”
34、断章取义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35、断长补短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礼记 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36、柔茹寡断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37、简断编残简:竹简;编: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形容书籍磨损残破。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简断编残字欲无,吾儿不负乃翁书。”
38、雄鸡断尾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39、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40、断简遗编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指残缺不全的古籍。唐 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41、临机能断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北史·樊子盖传论》:“子盖雅有干局,质性方严,见义而勇,临机能断,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42、拈断髭须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曾朴《孽海花》第35回:“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43、思断义绝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44、魂销目断谓情思凄苦。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45、山穷水断见“山穷水尽”。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间峥嵘,岩崖豁险,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46、章决句断文章正确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辞。战国·宋·屈原《楚辞·天问叙》:“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了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
47、断港绝潢港:与江河相通的小河;潢:低洼的水坑。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唐·韩愈《昌黎集·送王秀才序》:“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48、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后蜀·何光远《鉴诚录·知机对》:“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49、据水断桥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50、断钗重合钗:女性首饰。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也指重新团聚。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
5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2、七断八续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七断八续。”
53、金断觿决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叔则不以此时金断觿决,示斗极于中流,而又奚待与?”
54、杜断房谋《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杜断房谋”。《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於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55、绳锯木断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6、断纸余墨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指残存的诗文墨迹。《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
57、浮萍断梗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梗:草木茎。比喻漂泊无定的人。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柳墙花了。”
58、当断不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59、蛇螫断腕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坏大事。清·钱谦益《向言下》:“蛇螫断腕,蛇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
60、无肠可断比喻悲痛之极。宋·石孝祥《愁倚阑》词:“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也须断,况无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