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因奉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下文”。现多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否则岂不仍是‘等因奉此’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
例子:上级发来文件,应结合实际深入体会,考虑执行办法,绝不能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一番就完事大吉。
基础信息
拼音děng yīn fèng cǐ
注音ㄉㄥˇ 一ㄣ ㄈㄥˋ ㄘˇ
感情等因奉此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反义词照章办事
英语general reference to government document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避嫌守义(意思解释)
- 东抄西袭(意思解释)
- 愤世疾邪(意思解释)
- 心孤意怯(意思解释)
- 弃车走林(意思解释)
- 以言徇物(意思解释)
- 病国殃民(意思解释)
- 自律甚严(意思解释)
- 相激相荡(意思解释)
- 神来气旺(意思解释)
- 罪恶昭彰(意思解释)
- 回天无力(意思解释)
- 借面吊丧(意思解释)
- 丰功懋烈(意思解释)
- 少言寡语(意思解释)
- 饮流怀源(意思解释)
- 遣兴陶情(意思解释)
- 肆虐横行(意思解释)
- 接应不暇(意思解释)
- 逾山越海(意思解释)
- 烘云托月(意思解释)
- 龙翔凤翥(意思解释)
- 有翅难飞(意思解释)
- 刺心切骨(意思解释)
- 徒有其名(意思解释)
- 风檐刻烛(意思解释)
- 衣钵相承(意思解释)
- 描鸾刺凤(意思解释)
※ 等因奉此的意思解释、等因奉此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着书立说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街溜子 | 指游荡街衢、不务正业的奸滑之徒。 |
骂不绝口 | 骂声不断。 |
粉墙朱户 | 粉:涂饰;朱:红色。白粉墙砖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 |
为期不远 | 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预定的日子。 |
日薄桑榆 |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穷鸟入怀 | 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 |
切切实实 | 踏踏实实,确实具体。 |
铁画银钩 |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
烂如指掌 | 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
天知地知 |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
察今知古 |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
心惊肉战 | 见“心惊肉跳”。 |
肉食者鄙 | 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
一清如水 |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
骀背鹤发 | 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
修辞立诚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垫脚石 |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 |
风行电掣 | 见“风驰电掣”。 |
引玉之砖 |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
从从容容 | 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 | 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
一年一度 | 谓每年一次。 |
咏桑寓柳 | 咏的是“桑”,而实际说的是“柳”。喻借题传情。 |
煎胶续弦 | 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
爱口识羞 | 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 |
不死之药 | 长生不死的药。 |
龟龄鹤算 | 见“龟年鹤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