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骨沥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括民财。
出处: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基础信息
拼音chuī gǔ lì suǐ
注音ㄔㄨㄟ ㄍㄨˇ ㄌ一ˋ ㄙㄨㄟˇ
繁体搥骨瀝髓
感情捶骨沥髓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近义词敲骨吸髓、槌骨沥髓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先代所美(意思解释)
 - 枝叶扶苏(意思解释)
 - 彪炳千古(意思解释)
 - 凿穴为居(意思解释)
 - 岁在龙虵(意思解释)
 - 彰明昭著(意思解释)
 - 黼黻文章(意思解释)
 - 仿徨失措(意思解释)
 - 张嘴结舌(意思解释)
 - 自求多福(意思解释)
 - 以聋辨声(意思解释)
 - 被朱佩紫(意思解释)
 - 睹物伤情(意思解释)
 - 蜀得其龙(意思解释)
 - 跫然足音(意思解释)
 - 心活面软(意思解释)
 - 横躺竖卧(意思解释)
 - 同类相妒(意思解释)
 - 宣之使言(意思解释)
 - 庙堂之器(意思解释)
 - 榱栋崩折(意思解释)
 - 跌跌爬爬(意思解释)
 - 玄衣督邮(意思解释)
 - 校短推长(意思解释)
 - 千古一时(意思解释)
 - 择利行权(意思解释)
 - 规圜矩方(意思解释)
 - 随波逐尘(意思解释)
 
※ 捶骨沥髓的意思解释、捶骨沥髓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状貌不及中人 | 壮貌:容貌;中人:一般人。容貌不如普通人。 | 
| 融释贯通 |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 
| 东阁待贤 |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 | 
| 持盈保泰 |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 
| 多多益办 | 见“多多益善”。 | 
| 暗中盘算 | 指暗自在心中计算自己的得失等。 | 
| 周公吐哺 |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 国无二君 |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 
| 非罴非熊 | 罴:熊的一种。不是熊也不是罴。旧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 
| 否终则泰 |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 
| 同符合契 |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 
| 买东买西 | 指买各种物品 | 
| 泪干肠断 | 形容伤心到极点。 | 
| 你不仁,我不义 |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 
| 损己利人 |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 
| 至智弃智 | 智慧达到极点,就可舍弃智慧不用。 | 
| 一笔勾断 | 同“一笔勾消”。 | 
| 金母木公 | 金:五行之一,西方属金;木:五行之一,东方属木。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 | 
| 街谈巷谚 | 见“街谈巷议”。 |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 
| 探手可得 | 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 
| 德本财末 | 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 
| 字字珠玑 |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 
| 两面光 | 两个面都光滑。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两边做好人。 | 
| 咸嘴淡舌 | 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 
| 膏火自煎 | 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 | 
| 广见洽闻 |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 
| 栖栖遑遑 | 栖栖:忙忙碌碌不安的样子。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忙碌不安,到处奔波。亦作“栖栖惶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