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符合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例子:北周·庾信《齐王进赤雀表》:“即事所观,同符合契。”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fú hé qì
注音ㄊㄨㄥˊ ㄈㄨˊ ㄏㄜˊ ㄑ一ˋ
感情同符合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见解与现象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五藏六府(意思解释)
- 爱理不理(意思解释)
- 绸缪束薪(意思解释)
- 妆聋做哑(意思解释)
- 挨打受骂(意思解释)
- 所当无敌(意思解释)
- 道在人为(意思解释)
- 盛况空前(意思解释)
- 漏瓮沃焦釜(意思解释)
- 休休有容(意思解释)
-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意思解释)
- 有一搭没一搭(意思解释)
- 惟日不足(意思解释)
-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意思解释)
- 名副其实(意思解释)
- 化零为整(意思解释)
- 弃之敝屣(意思解释)
- 勉勉强强(意思解释)
- 分化瓦解(意思解释)
- 粉饰场面(意思解释)
- 拽耙扶犁(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宁(意思解释)
- 青过于蓝(意思解释)
- 同窗契友(意思解释)
- 整军经武(意思解释)
- 才短气粗(意思解释)
- 块然独处(意思解释)
- 成妖作怪(意思解释)
※ 同符合契的意思解释、同符合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移风革俗 |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
| 燕幕自安 | 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
| 磨铅策蹇 | 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
| 膏粱纨袴 |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
| 没精塌彩 | 见“没精打彩”。 |
| 头眩眼花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 慢条斯礼 | 见“慢条斯理”。 |
| 昧死以闻 |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 重张旗鼓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
| 禁网疏阔 | 指法律过于宽容。 |
| 过耳秋风 | 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 |
| 龙伸蠖屈 |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
| 略地攻城 | 略:侵夺,强取。夺取地盘,攻战城池。指向敌方进攻。 |
| 就日瞻云 | 就:接近;日:比喻帝王;瞻:抬头看。指谒见帝王。 |
| 弛声走誉 | 指名声传扬。 |
| 噬脐无及 | 亦作“噬脐莫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 |
| 燕颔虬须 | 见“燕颔虎头”。 |
| 惊心骇目 | 同“惊心骇瞩”。 |
| 无从置喙 | 没有话可说,没有可插嘴的。 |
| 狗心狗行 |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
| 允文允武 | 形容能文能武。 |
| 朴实无华 |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 巧言利口 |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
| 丰墙硗下 | 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喻根基不固。 |
| 狼顾鸢视 |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
| 引商刻角 | 见“引商刻羽”。 |
| 玉貌花容 | 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
| 风卷残雪 | 卷:收。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