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不辩菽麦不辩菽麦的意思
biànshūmài

不辩菽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基础信息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

繁体不辯菽麥

感情不辩菽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脱离实际。

近义词不辨菽麦

英语not to know chalk from chees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辩菽麦的意思解释、不辩菽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附翼攀鳞 同“攀龙附凤”。
争强斗狠 犹争强好胜。
外感内伤 ①中医谓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超凡出世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激浊扬清 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酒馀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日销月铄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直眉睖眼 见“直眉楞眼”。
悬疣附赘 比喻累赘无用之物。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深文奥义 奥:含义深,不好理解。文词、言语艰深,含义晦涩难懂
毫不介意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生众食寡 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东郭先生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狐疑不决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开诚相见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面北眉南 谓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骨肉未寒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唇竭齿寒 见“唇亡齿寒”。
谨慎小心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削发为僧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令人痛心 指让人悲愤痛恨。
令人起敬 使人产生敬意。
三衅三浴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人自为战 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