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施济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例子: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还没有到那“博施济众”的时候,我也劝你不必出这冤钱。(《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ó shī jì zhòng
注音ㄅㄛˊ ㄕ ㄐ一ˋ ㄓㄨㄥˋ
繁体博施濟衆
感情博施济众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形容乐于助人。
近义词普渡众生
英语be interested in charitie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沥胆披肝(意思解释)
 - 扬铃打鼓(意思解释)
 - 落地生根(意思解释)
 - 坐立不安(意思解释)
 - 奴颜婢膝(意思解释)
 - 字挟风霜(意思解释)
 - 小巧玲珑(意思解释)
 - 珠光宝气(意思解释)
 - 秤平斗满(意思解释)
 - 化腐成奇(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意思解释)
 - 节中长节(意思解释)
 - 信言不美(意思解释)
 - 不即不离(意思解释)
 - 五蕴皆空(意思解释)
 - 报仇心切(意思解释)
 - 紫袍玉带(意思解释)
 - 惊世骇俗(意思解释)
 - 萍踪浪迹(意思解释)
 - 每况愈下(意思解释)
 - 有利有弊(意思解释)
 - 说嘴郎中(意思解释)
 - 叹老嗟卑(意思解释)
 - 神不守舍(意思解释)
 - 换斗移星(意思解释)
 - 空前绝后(意思解释)
 - 血雨腥风(意思解释)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意思解释)
 
※ 博施济众的意思解释、博施济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砥名励节 |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 
| 等身著作 | 等:等同。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 
| 良莠不一 |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同“良莠不齐”。 | 
| 治气养生 | 治气:修养气度。指修养精神,保养身体。 | 
| 兼收并采 | 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 
| 锢聪塞明 | 锢:禁锢,堵塞;聪:听觉;明:视觉。指堵塞人的耳目,使之浅陋迟钝 | 
| 伸大拇哥 | 竖起大拇指称赞。 | 
| 腼腼腆腆 | 羞愧、不自然的样子。 | 
| 随珠和璧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 | 
| 随缘乐助 | 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 
| 摛翰振藻 | 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 
| 始末原由 |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 
| 未足轻重 | 谓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 
| 金革之难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 
| 守法奉公 | 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 
| 怒容可掬 | 掬:两手捧取。形容一脸怒气,让人觉得可怕。 | 
| 锦阵花营 | 见“锦营花阵”。 | 
| 提奖后辈 | 奖:劝勉。提拔勉励后一代。 | 
| 古心古貌 | 貌:容貌。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 | 
| 逐句逐字 | 见“逐字逐句”。 | 
| 青云万里 | 比喻前程远大。 | 
| 搜奇访古 | 搜:搜索,寻求。搜寻奇山异水,访问名胜古迹。 | 
| 遁世幽居 | 见“遁世隐居”。 | 
| 衔石填海 |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 
| 投怀送抱 | 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借指投靠。 | 
| 玄香太守 | 太守:官名。墨汁的别称。 | 
| 荆棘丛生 |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 
| 蛇行鳞潜 | 鳞:代指鱼;潜:没水。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