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散瓦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基础信息
拼音bīng sàn wǎ jiě
注音ㄅ一ㄥ ㄙㄢˋ ㄨㄚˇ ㄐ一ㄝˇ
感情冰散瓦解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消失。
近义词冰消瓦解
英语melt like ice and break tile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枉费心计(意思解释)
 - 运智铺谋(意思解释)
 - 三言五语(意思解释)
 -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意思解释)
 - 横从穿贯(意思解释)
 - 忠言谠论(意思解释)
 - 珠沉沧海(意思解释)
 - 不知贵贱(意思解释)
 - 岁稔年丰(意思解释)
 - 狐疑犹豫(意思解释)
 - 习久成性(意思解释)
 - 修身立节(意思解释)
 - 玉清冰洁(意思解释)
 - 抉瑕擿衅(意思解释)
 - 毂交蹄劘(意思解释)
 - 正理平治(意思解释)
 - 杜口绝舌(意思解释)
 - 所费不资(意思解释)
 - 星移电掣(意思解释)
 - 连州跨郡(意思解释)
 - 潜骸窜影(意思解释)
 - 御下蔽上(意思解释)
 - 土阶茅茨(意思解释)
 - 抓头挖耳(意思解释)
 - 风尘表物(意思解释)
 - 软裘快马(意思解释)
 - 缧绁之苦(意思解释)
 - 豪夺巧取(意思解释)
 
※ 冰散瓦解的意思解释、冰散瓦解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枘凿方圆 | 枘、凿,榫头与卯眼。一方一圆,则无法投合。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 
| 手无寸铁 | 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 
| 儿女之债 | 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 
| 百无一能 | 什么都不会做。 | 
| 彻首彻尾 |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 
| 意思意思 | 指略表心意或表面是那么回事。 | 
| 阿弥陀佛 |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 
| 浑俗和光 |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 
| 祸从口出 |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 
|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 枕戈泣血 | 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 
| 爱屋及乌 |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 
| 踌躇满志 |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 
| 石破天惊 |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 
| 神头鬼面 | 比喻怪模怪样。 | 
| 仁人志士 |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 刀山火海 |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 
| 鬼蜮技俩 | 见“鬼蜮伎俩”。 | 
| 痛心病首 |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 
| 思前想后 | 前:原因。思思前头;想想后头。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 
| 必争之地 |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 耦居无猜 | 耦:通“偶”。住在一起,关系融洽,没有猜忌。 | 
| 立功赎罪 |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 
| 好语如珠 |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 气急败坏 |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 
| 黄道吉日 | 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 
| 家书抵万金 | 比喻家信的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