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冰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冰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伐冰之家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
2、饮冰食蘖谓生活清苦,为人清白。亦作“饮冰茹檗”。语出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3、炊沙镂冰炊沙不能成饭,刻冰不能作器。比喻徒劳无功。宋·张淏《云谷杂记》卷首:“绝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镂冰初何功?”
4、冰天雪窖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四卷:“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此时反惮劳乎?’”
5、冰消雾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北周 庚信《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都督始州诸军事,蛮夷恃险,狼顾鸱张,高山寻云,深谷无景,九地纵横,三门起伏,危峰马束,水险桥飞。遂得谷静山空,冰消雾散。”
6、冰炭不同器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7、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8、镂冰劚雪喻构思新颖精巧。
9、水洁冰清洁:洁白。清:清净。指像冰和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的品格高洁或文笔雅致。晋·张华《魏刘骠骑涞》:“金刚玉润,水洁冰清,郁郁文彩,焕若朝荣。”
10、雪碗冰瓯瓯:盆碗之类的器皿。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宋 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诗:“葛中羽扇吾方健,雪碗冰瓯子句清。”
11、玉骨冰肌形容女子苗条的身段和洁白光润的肌肤。宋·杨无咎《柳梢青》词:“玉骨冰肌,为谁偏好,特地相宜,一段风流。”
12、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13、若涉渊冰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宋 陈亮《论励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国家之深耻,志在复雠,八年于兹,若涉渊冰,未知攸济。”
14、戛玉敲冰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15、镂冰炊砾语本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比喻徒劳无益。语出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16、冰壶玉衡冰壶:即冰心玉壶;玉衡:用玉石装饰的衡器。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17、炙冰使燥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晋 葛洪《抱朴子 刺骄》:“欲望肃雍济济,后生有式,是犹炙冰使燥,积灰令炽矣。”
18、夏虫不可言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19、临危履冰临:面临;履:踩,踏。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20、履霜坚冰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21、冰肌玉骨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22、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23、镂冰斸雪比喻构思新颖精巧。清·刘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无往不复,镂冰斸雪,纂组缤纷。”
24、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先秦 庄周《庄子 庚桑楚》:“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
25、敲冰索火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26、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尚书 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27、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多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很快消除。《清史稿·梅文鼎传》:“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骀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28、冰心一片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9、钻冰取火见“钻冰求火”。《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
30、夏虫语冰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31、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宋 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32、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33、如履薄冰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4、画水镂冰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35、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炉。”
36、践冰履炭践:踩;履:踏。踩冰踏炭。形容寒热同感,休戚与共。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
37、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38、日出冰消消:溶解。太阳一出来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新编五代史评话·晋史》:“石敬瑭见张守一说了这四句,心下自晓得这意义了,那病忽然更醒,如风行云卷,日出冰消。”
39、六出冰花六出: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指雪花。《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40、瓦解冰销见“瓦解冰泮”。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是恃。”
41、冰洁玉清比喻德行高洁。《初学记》卷宗十七引《吴先贤传 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猗猗茂才,执节云停,志励秋霜,冰洁玉清。”
42、冰壸秋月喻人品德清白廉洁。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史·李侗传》:“愿中如冰壸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43、冰清玉润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44、冰清玉洁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45、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46、艳如桃李,凛若冰霜凛:严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个绝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钗荆,端庄俏丽。”
47、敲冰戛玉比喻乐声清润动听。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48、深渊薄冰面对着深渊,脚踩着薄冰。比喻处境危险,心存戒惧。《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9、冰清玉粹比喻德行高洁。《初学记》卷十七引晋孙绰《原宪赞》:“原宪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术。”
50、走花溜冰比喻吹牛,说大话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51、以冰致蝇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52、冰炭不相容冰:冰块;炭:炭火;容:接纳。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宋 陆游《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诗:“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53、玉清冰洁犹玉洁冰清。宋·高观国《花心动·梅意》词:“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54、火上弄冰凌冰凌见火即融。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元·无名氏《气英布》:“则教你,楚江山,觑不得火上弄冰凌,汉乾坤也做不得碗内拿蒸饼。”
55、一片冰心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饮冰吞檗见“饮冰食蘖”。明·袁宗道《杂说》:“务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檗。”
57、钻冰求酥酥:酥油,牛羊奶制成的食品。比喻想要的东西一定得不到。《菩萨本缘经》卷下:“譬如钻冰求酥,是实难得。”
58、冰销叶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隋书 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暂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59、冰洁渊清犹冰清玉洁。汉 孔融《卫尉张俭碑》:“君禀干纲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介然特立。”
60、冰瓯雪椀瓯:盂;椀:同“碗”,水碗。晶莹透亮的水盂,纯净洁白的水碗。指质地纯净的笔洗。《有宗嘉话》:“必以天池浩露,涤笔于冰瓯雪椀中,方与此诗相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