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与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例子: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晋书·祖逖传》
基础信息
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注音ㄅㄠ ㄅ一ㄢˇ ㄩˇ ㄉㄨㄛˊ
繁体褒貶與奪
感情褒贬与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螽斯衍庆(意思解释)
- 滑天下之大稽(意思解释)
- 空心汤团(意思解释)
- 韬形灭影(意思解释)
- 时无再来(意思解释)
- 前怕狼,后怕虎(意思解释)
- 鱼惊鸟散(意思解释)
- 令人喷饭(意思解释)
- 枪打出头鸟(意思解释)
- 蠡酌管窥(意思解释)
- 无凭无据(意思解释)
- 更深人静(意思解释)
- 画鬼容易画人难(意思解释)
- 宝珠市饼(意思解释)
- 漂零蓬断(意思解释)
- 歪嘴念邪经(意思解释)
- 李广不侯(意思解释)
- 二桃杀三士(意思解释)
- 惨无天日(意思解释)
- 穷困潦倒(意思解释)
- 叽里咕噜(意思解释)
- 天伦之乐(意思解释)
- 家至人说(意思解释)
- 不足介意(意思解释)
- 敬贤礼士(意思解释)
- 东家丘(意思解释)
- 互为因果(意思解释)
- 各不相让(意思解释)
※ 褒贬与夺的意思解释、褒贬与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人中之龙 | 比喻人中豪杰。 |
相形见绌 |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
左枝右梧 | 犹左支右吾。 |
面谩腹诽 | 谓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
匹夫之谅 | 同“匹夫小谅”。 |
守经达权 |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
迁善去恶 | 见“迁善黜恶”。 |
仙露明珠 | 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
为德不终 | 见“为德不卒”。 |
推涛作浪 | 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
天地开辟 | 指前所未有,有史以来头一次。 |
奉为楷模 | 对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并当做典范、榜样。楷:法式;模:模范、典范。奉佛夫敷。 |
逞心如意 | 犹言称心如意。 |
低三下四 |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
一生一代 | 同“一生一世”。 |
人生如风灯 | 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 |
寸土尺金 | 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
奔走之友 |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
齐眉举案 | 同“举案齐眉”。 |
知其一未睹其二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含着骨头露着肉 |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
习非胜是 | 习:习惯于。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
复旧如新 |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
北风之恋 |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
遗恨千古 |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
知足常足 |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 |
披星带月 |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