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疐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例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疐后,日不聊生。”
基础信息
拼音bá qián zhì hòu
注音ㄅㄚˊ ㄑ一ㄢˊ ㄓˋ ㄏㄡˋ
繁体跋前前后
感情跋前疐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近义词跋前踬后、进退跋疐
英语be caught in a dilemma(to be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股掌之上(意思解释)
- 金玉之言(意思解释)
- 及宾有鱼(意思解释)
- 鹰扬虎噬(意思解释)
- 风雨交加(意思解释)
- 饮冰茹檗(意思解释)
- 遇人不淑(意思解释)
- 只轮不返(意思解释)
- 见利思义(意思解释)
- 忘象得意(意思解释)
- 歠菽饮水(意思解释)
- 大旱云霓(意思解释)
- 刳精鉥心(意思解释)
- 不成方圆(意思解释)
- 骖鸾驭鹤(意思解释)
- 神思恍惚(意思解释)
- 远虑深谋(意思解释)
- 爱才好士(意思解释)
- 无耻之徒(意思解释)
- 风云变色(意思解释)
- 攘往熙来(意思解释)
- 沾花惹草(意思解释)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意思解释)
- 鞠躬尽力(意思解释)
- 顽廉懦立(意思解释)
- 怀材抱器(意思解释)
- 印累绶若(意思解释)
- 妇人之见(意思解释)
※ 跋前疐后的意思解释、跋前疐后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人心齐,泰山移 |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
| 明正典刑 |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 讷言敏行 |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 借坡下驴 | 凭借有利的地势下驴。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行事。 |
| 泾渭不分 | 泾:渭水的支流;水清。渭:渭河;源出甘肃;流至陕西潼关入黄河;水浊。泾水渭水哪个清哪个浊都分不清。喻指是非、善恶、分辨不清。 |
| 调朱傅粉 | 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
| 陂湖禀量 | 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
| 挨山塞海 |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
| 牵萝莫补 | 谓无法弥补。 |
| 捐躯报国 | 捐躯:舍弃生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
| 放泼撒豪 | 耍无赖,仗势压人。 |
| 好梦难成 |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
| 博洽多闻 |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 刚戾自用 | 见“刚愎自用”。 |
|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 桴鼓相应 |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
| 兰桂腾芳 | 兰桂:芝兰和丹桂,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孙显贵发达。 |
| 杯盘狼籍 |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
| 鸿毛泰山 |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
| 风尘外物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 疢如疾首 | 疢:热病;疾首:头痛。内心烦热得头痛脑胀。形容忧伤成疾或心神不宁。 |
| 秋后算帐 | 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
| 踽踽凉凉 | 见“踽踽凉凉”。 |
| 肝胆秦越 | 肝胆:比喻亲近;秦越:秦国与越国,比喻对立或疏远。比喻虽近犹远,虽亲犹疏。 |
| 关门落闩 | 最终肯定,再无更改。 |
| 尽心竭力 |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
| 丰年稔岁 | 稔:指庄稼成熟。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
| 楚才晋用 | 比喻用才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