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纸余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指残存的诗文墨迹。
出处:《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
例子:古代的断纸余墨真迹现在可价值连城
基础信息
拼音duàn zhǐ yú mò
注音ㄉㄨㄢˋ ㄓˇ ㄩˊ ㄇㄛˋ
繁体斷紙余墨
感情断纸余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残存的文稿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旧识新交(意思解释)
- 叩角商歌(意思解释)
- 旷邈无家(意思解释)
- 及锋一试(意思解释)
- 玉润冰清(意思解释)
- 明修暗度(意思解释)
- 靦颜事仇(意思解释)
- 势钧力敌(意思解释)
- 慢条丝礼(意思解释)
- 调度征求(意思解释)
- 食不兼味(意思解释)
- 人喊马嘶(意思解释)
- 祸从口生(意思解释)
- 振衣提领(意思解释)
- 吞声饮泪(意思解释)
- 花锦世界(意思解释)
- 龙拏虎跳(意思解释)
- 铄金点玉(意思解释)
- 讪牙闲嗑(意思解释)
- 仓卒应战(意思解释)
- 殊功劲节(意思解释)
- 意前笔后(意思解释)
- 弊衣箪食(意思解释)
- 弭耳受教(意思解释)
- 文贵天成(意思解释)
- 异派同源(意思解释)
- 见义敢为(意思解释)
- 锥刀之末(意思解释)
※ 断纸余墨的意思解释、断纸余墨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漏尽更阑 | 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更:夜间计时单位;阑:尽。夜深的时候。 |
手不辍卷 | 辍:中止;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霞蔚云蒸 | 喻景物绚烂缛丽。 |
栎阳雨金 |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 |
神工天巧 |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
隐天蔽日 |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
先悉必具 | 纤悉:细微详尽。细微详尽,全都载明。 |
挟主行令 |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参见“挟天子以令诸侯”。 |
坐不重席 | 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
临水登山 | 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 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
渊鱼丛爵 |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
芝艾俱焚 | 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
元恶大奸 | 见“元恶大憝” |
余腥残秽 | 指吃剩的食物。 |
打拱作揖 | 见“打恭作揖”。 |
不知薡蕫 |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涂歌邑诵 |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
你倡我随 | 倡:带头,倡导。指彼此呼应。 |
功盖天下 | 功劳天下第一。 |
皲手茧足 | 手皲裂,足生茧。形容竭尽全力。 |
悬车束马 | 形容险阻。 |
锵金铿玉 | 见“锵金鸣玉”。 |
高岸成谷,深谷为陵 | 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
横眉怒视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牙签玉轴 |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
盛衰利害 | 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
推诚置腹 | 同“推心置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