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步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步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步步生莲花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南史 齐纪下 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
2、寿陵失步《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3、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唐 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中,是贫非病。”
4、十步之内,自有芳草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隋书·炀帝纪》:“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天奇秀!”
5、奋身独步奋:振作;独步: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努力出人头地。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四折:“脱白衣平步上云衢,离尘途奋身独步。”
6、寸步难移见“寸步难行”。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当年在小舟中,寸步难移。”
7、七步成诗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8、方领矩步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9、亦步亦趋亦:也;步:行走;趋:快走。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10、不越雷池一步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11、亦趋亦步见“亦步亦趋”。《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12、脚高步低形容步履倾斜。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三人躲在芦苇丛中,望后面时,那火把渐近,三人心里越慌,脚高步低,在芦苇里撞。”
13、改玉改步见“改步改玉”。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14、远行无急步长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步子。比喻完成重大任务,不能急躁《后西游记》第十回:“远行无急步。此去灵山,路程遥远,老师忙也不在一时。”
15、七步八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16、寸步不让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17、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18、步人后尘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某当竭尽绵力,以步诸君子后尘,断不肯置身事外也。”
19、寸步千里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唐·卢照邻《狱中学骚体》:“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20、十步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21、雍荣雅步形容态度从容大方,举止不俗。《魏书·世祖纪》:“古之君子,德成业就,才为世使。或雍荣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负鼎而自达。”
22、步履如飞形容行进很快。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23、步线行针比喻周密布置。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又不是不精细,又不是不伶俐。”
24、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晋书 郤诜阮种等传论》:“郤诜等并韫价州里,袖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25、步态蹒跚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
26、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宋史 道学传三 朱熹》:“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
27、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8、步调一致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29、百步无轻担担:负担。走长路,再轻的东西都会很重。比喻任重道远。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跑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30、莲花步步生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多修行。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
3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32、平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滞色已开,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33、安步当车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34、大步流星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35、千载独步载:年;独步:超群出众。古往今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唐·李阳冰《<草堂集>序》:“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驱驰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36、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宋书 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37、独步当时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38、故步自封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39、步步登高一步一步地向高处登。比喻不断上升。也形容官运亨通;连续得到提升。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他只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
40、信步漫游信步:随意行走。随意走走逛逛。宋·陆游《龟堂杂兴》诗:“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41、步步进逼一步一步地逼进。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他俩见凌、通二妖步步进逼,心中也是大怒,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
42、邯郸重步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43、矩步方行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44、天下独步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45、七步之才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6、鹰视虎步见“鹰视狼步”。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47、昂首阔步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48、步步高升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49、故步自画犹故步自封。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我国自印度思想输入以后,几千年来溺佛者遁世无营,避佛者亦故步自画。”
50、一步一计指人善于使用计谋,诡计多端。
51、平步青云平:平稳;稳当;步:行步;走上;登上;青云: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或陡然富贵。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张邦昌纳为婿。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
52、高步阔视同“高视阔步”。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53、视远步高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
54、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旧五代史 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55、步斗踏罡见“步罡踏斗”。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书符咒水,全无作用,步斗踏罡,专一胡躧。”
56、踏步不前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比喻事情没有进展。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你们以为武汉在望,唾手可得,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步不前?”
57、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58、平步青霄见“平步青云”。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
59、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60、阔步高谈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