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搔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抓耳挠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例子:饶鸿生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uā ěr sāo sāi
注音ㄓㄨㄚ ㄦˇ ㄙㄠ ㄙㄞ
繁体抓耳搔顋
感情抓耳搔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焦急、生气、心乱等。
近义词抓耳挠腮、抓腮挖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泰阿倒持(意思解释)
 - 敬若神明(意思解释)
 - 有犯无隐(意思解释)
 - 鸿爪春泥(意思解释)
 - 铁石心肠(意思解释)
 - 掇菁撷华(意思解释)
 - 学业有成(意思解释)
 - 累土至山(意思解释)
 - 驴心狗肺(意思解释)
 - 血口喷人(意思解释)
 - 伏首贴耳(意思解释)
 - 搬石砸脚(意思解释)
 - 舌桥不下(意思解释)
 - 史策丹心(意思解释)
 - 反老成童(意思解释)
 - 仰屋着书(意思解释)
 - 品貌非凡(意思解释)
 - 被发洋狂(意思解释)
 - 跬步不离(意思解释)
 - 美言不信(意思解释)
 - 知情达理(意思解释)
 - 各有巧妙不同(意思解释)
 - 整齐划一(意思解释)
 - 知书识礼(意思解释)
 - 相倚为强(意思解释)
 - 空口说空话(意思解释)
 - 积甲山齐(意思解释)
 - 古木参天(意思解释)
 
※ 抓耳搔腮的意思解释、抓耳搔腮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三脚猫 | 指稀奇的事情。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 | 
| 举酒作乐 | 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 
| 天大地大 | 形容极大。 | 
| 土包子 |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 
| 口说无凭 |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 
| 鱼米之乡 | 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 
| 春暖花开 |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 
| 土洋并举 | 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 
| 致之度外 | 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度外”。 | 
|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胡里胡涂 |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 自然而然 |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经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样子。 | 
| 倒持泰阿 |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 数不胜数 |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 
| 琳琅满目 |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 
| 安之若素 |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来。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②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 
| 无家可归 | 归:返回。没有家可回。指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人。 | 
| 雷厉风行 |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 
| 望洋兴叹 |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 
| 逢山开路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 
| 无的放矢 |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 
| 史不绝书 |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 
| 实事求是 |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 
| 锦上添花 |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 
| 满不在意 |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 
| 天造地设 |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自然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自然;造:制作;设:安排。 | 
| 见缝插针 | 缝:缝隙;空子。看见缝隙就插针进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 
| 偷偷摸摸 |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