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liè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ㄌ一ㄝˋ
感情忠孝节烈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近义词忠孝节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鱼米之地(意思解释)
 - 柳市花街(意思解释)
 - 一字长蛇阵(意思解释)
 - 火上浇油(意思解释)
 - 云翻雨覆(意思解释)
 - 真金不怕火来烧(意思解释)
 - 一是一,二是二(意思解释)
 - 负屈含冤(意思解释)
 - 大天白日(意思解释)
 - 物以希为贵(意思解释)
 - 深山老林(意思解释)
 - 慎终如始(意思解释)
 - 笔耕砚田(意思解释)
 - 王公贵人(意思解释)
 - 意在笔前(意思解释)
 - 十步之内,自有芳草(意思解释)
 - 悬崖绝壁(意思解释)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意思解释)
 - 权倾中外(意思解释)
 - 疑心生鬼(意思解释)
 - 以快先睹(意思解释)
 - 遝冈复岭(意思解释)
 - 一厘一毫(意思解释)
 - 八面见光(意思解释)
 - 盈尺之地(意思解释)
 - 朝打暮骂(意思解释)
 - 入宝山而空手回(意思解释)
 - 貌似强大(意思解释)
 
※ 忠孝节烈的意思解释、忠孝节烈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返视内照 | 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 
| 一本万利 |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 |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 
| 钻牛犄角 | 指思想方法狭窄。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 
| 糖舌蜜口 | 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 
| 王公贵戚 | 泛指皇亲国戚。 | 
| 一登龙门 |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 
| 名重当时 |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名。 | 
| 诗肠鼓吹 | 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 
| 顶踵尽捐 | 犹言顶踵捐糜。 | 
| 勃然作色 |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 
| 鱼龙漫衍 | 见“鱼龙曼延”。 | 
| 披心相付 |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 
| 诡诞不经 |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 丢三拉四 | 见“丢三落四”。 | 
| 各取所需 |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 
| 重于泰山 |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 
| 日角珠庭 |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 
| 怀刺漫灭 | 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迹模糊消失。形容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 | 
| 损人利己 |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 
| 不足挂齿 | 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 | 
| 东横西倒 | 形容杂乱。 | 
| 见事生风 |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 
| 攻城夺地 |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 
| 口耳相承 | 谓接受传闻。 | 
| 有眼如盲 | 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 
| 鸱鸦嗜鼠 | 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 
| 朝生夕死 |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