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失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
基础信息
拼音zhàn lì shī zhù
注音ㄓㄢˋ ㄌ一ˋ ㄕ ㄓㄨˋ
感情战栗失箸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惊惶失措、闻雷失箸
反义词镇定自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旱魃为灾(意思解释)
 - 回筹转策(意思解释)
 - 打勤献趣(意思解释)
 - 身心交病(意思解释)
 - 尺兵寸铁(意思解释)
 - 贩官鬻爵(意思解释)
 - 云尤雨殢(意思解释)
 - 革心易行(意思解释)
 - 局蹐不安(意思解释)
 - 浮言虚论(意思解释)
 - 一蹴可就(意思解释)
 - 贪心无厌(意思解释)
 - 危言逆耳(意思解释)
 - 寄兴寓情(意思解释)
 - 西山饿夫(意思解释)
 - 打旋磨儿(意思解释)
 - 招降纳顺(意思解释)
 - 疾言倨色(意思解释)
 - 捐躯殉国(意思解释)
 - 百足不僵(意思解释)
 - 炫奇争胜(意思解释)
 - 不避汤火(意思解释)
 - 分一杯羹(意思解释)
 - 兵不污刃(意思解释)
 - 历精为治(意思解释)
 - 千依万顺(意思解释)
 - 搜章擿句(意思解释)
 - 铁板铜琶(意思解释)
 
※ 战栗失箸的意思解释、战栗失箸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无肠可断 | 比喻悲痛之极。 | 
| 马大哈 | 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 
| 奉辞伐罪 | 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 
| 死而不朽 | 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 
| 阴阳易位 | 阴和阳交换位置。比喻君弱臣强,君为臣所制。 | 
| 金革之患 | 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 
| 所费不赀 | 花费的钱财不计其数。 | 
| 翻箱倒箧 |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 
| 五侯七贵 | 泛指达官显贵。 | 
| 云开雾释 | 同“云消雾散”。 | 
| 寝皮食肉 | 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 
| 门可张罗 | 见“门可罗雀”。 | 
| 大动肝火 | 大怒。 | 
| 诗以道志 | 志:志向,意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 
| 飘樊落溷 | 见“飘籓坠溷”。 | 
| 荆棘塞途 |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 蹑屩檐簦 | 同“蹑蹻檐簦”。 | 
| 攀藤揽葛 | 手拉葛藤向上。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藤附葛”。 | 
| 吃软不吃硬 | 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 
| 大请大受 | 谓优厚的待遇。 | 
| 不痛不痒 |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 
| 亦复如此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 羞面见人 | 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 | 
| 低首下气 | 形容有所畏惧而不得不屈服。 | 
| 桑田沧海 |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 凸凹不平 | 指凹进与凸出,不在同一水平面。 | 
| 黍离麦秀 | 哀伤亡国之辞。 | 
| 不解之仇 | 解除不了的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