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彘:猪。指教育孩子说实话,要以身作则。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基础信息
拼音zēng zǐ shā zhì
注音ㄗㄥ ㄗˇ ㄕㄚ ㄓˋ
感情曾子杀彘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父母说话算数。
近义词杀彘教子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钝学累功(意思解释)
- 欣喜雀跃(意思解释)
- 豁然大悟(意思解释)
- 令人注目(意思解释)
- 鸟面鹄形(意思解释)
- 回黄转绿(意思解释)
- 旁逸横出(意思解释)
- 砥砺风节(意思解释)
- 奇伎淫巧(意思解释)
- 洞察一切(意思解释)
- 冰寒于水(意思解释)
- 东零西散(意思解释)
- 黄口小儿(意思解释)
- 膝行肘步(意思解释)
- 自愧弗如(意思解释)
- 绊绊磕磕(意思解释)
- 面色如土(意思解释)
- 怏怏不乐(意思解释)
- 马如游鱼(意思解释)
- 积德裕后(意思解释)
- 参差不一(意思解释)
- 九曲回肠(意思解释)
- 芙蓉出水(意思解释)
- 诘屈聱牙(意思解释)
- 江淹才尽(意思解释)
- 忙忙乱乱(意思解释)
- 謏闻浅说(意思解释)
- 孤恩负德(意思解释)
※ 曾子杀彘的意思解释、曾子杀彘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行师动众 | 谓指挥大军作战。 |
背义负信 |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
一治一乱 | 治:太平。一段时期太平,一段时期动乱。指治世与乱世相间。 |
惊慌无措 | 同“惊惶失措”。 |
带牛佩犊 |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
孤鸾照镜 | 比喻无偶或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 |
谈空说幻 | 谓谈说佛理。 |
年老体衰 |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
卖儿贴妇 |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
栗栗危惧 |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
不清不白 | 不明白,不清楚。形容关系暧昧。 |
金书铁券 | 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
磕头如捣 |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
以夷治夷 |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铁树花开 | 见“铁树开花”。 |
抵死漫生 | 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 |
雄鸡断尾 |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
隐恶扬善 | 隐:隐匿;隐瞒;扬:宣扬。隐蔽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 |
岁寒知松柏 |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
怨天忧人 |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
跛行千里 |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时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
好施乐善 | 施:给予;乐:喜欢;善:好事。喜欢做善事和施舍,指乐于行善,喜欢施舍。 |
泪迸肠绝 | 指悲痛得泪涌肠断。 |
改头换尾 |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 |
说东谈西 | 见“说东道西”。 |
狼号鬼叫 | 似鬼哭叫,如狼嚎叫。形容惨凄的哭声或悲凉的场景。 |
诘曲聱牙 |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