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出处:《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例子:他干了一件一举两失的事
基础信息
拼音yī jǔ liǎng shī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ㄕ
繁体一舉兩失
感情一举两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错误的举动。
近义词得不偿失
反义词一举两得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春色恼人(意思解释)
- 轻嘴薄舌(意思解释)
- 直待雨淋头(意思解释)
- 见笑大方(意思解释)
- 心问口,口问心(意思解释)
-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意思解释)
-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意思解释)
- 忍痛割爱(意思解释)
- 长年三老(意思解释)
- 劳筋苦骨(意思解释)
- 心动神驰(意思解释)
- 撼树蚍蜉(意思解释)
- 疾风迅雷(意思解释)
- 心旌摇摇(意思解释)
- 金谷酒数(意思解释)
- 学贵有恒(意思解释)
- 猿猴取月(意思解释)
- 冷板凳(意思解释)
- 风里杨花(意思解释)
- 敛色屏气(意思解释)
- 经官动府(意思解释)
- 言者无罪(意思解释)
- 求马于唐肆(意思解释)
- 赏贤罚暴(意思解释)
- 吊古寻幽(意思解释)
- 横眉冷眼(意思解释)
- 经风雨,见世面(意思解释)
- 伯仁由我而死(意思解释)
※ 一举两失的意思解释、一举两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放诸四海而皆准 |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
精兵勇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唇揭齿寒 | 见“唇亡齿寒”。 |
天不作美 |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
白头如新 | 白头:头发白了;引申为时间久长;新:新交。从相识至头发白了;还同新交的朋友一样。意谓相知不深。常与“倾盖如故”搭配使用。 |
丰年玉荒年谷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郁郁沉沉 | 深广貌。 |
朝齑暮盐 |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
搬斤播两 |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一不做,二不休 |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
高官显爵 |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
畅所欲为 | 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
兰芷之室 |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
遣将调兵 | 见“遣兵调将”。 |
大白于天下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
盗亦有道 | 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 |
狡兔死,良犬烹 |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
摇摇欲倒 | 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
退有后言 | 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
乐天安命 | 见“乐天知命”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
披肝沥血 | 比喻竭尽忠诚。 |
驴年马月 | 不可知的年月。 |
无所措手足 |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
先意承指 | 见“先意承志”。 |
高山峻岭 |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
绿林豪士 |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奔走如市 | 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