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三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例子:他故作闲适,来掩盖他的失意,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
基础信息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注音一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繁体一唱三嘆
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感情一唱三叹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辨形“唱”,不能写作“昌”。
近义词绕梁三日、余音绕梁、字正腔圆
反义词驴鸣狗吠
英语One sang and the other three joined in.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苟安一隅(意思解释)
- 映月读书(意思解释)
- 波谲云诡(意思解释)
- 终身大事(意思解释)
- 按甲寝兵(意思解释)
- 蜂窠蚁穴(意思解释)
- 依丱附木(意思解释)
- 鼠雀之牙(意思解释)
- 欺罔视听(意思解释)
- 叠嶂层峦(意思解释)
- 赍志以没(意思解释)
- 干打雷不下雨(意思解释)
- 坐于涂炭(意思解释)
- 洞察其奸(意思解释)
- 拍板成交(意思解释)
- 断发纹身(意思解释)
- 白骨再肉(意思解释)
- 江山如画(意思解释)
- 螳臂挡车(意思解释)
- 旌善惩恶(意思解释)
- 座无虚席(意思解释)
- 应对如响(意思解释)
- 蛊惑人心(意思解释)
-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意思解释)
- 兵在其颈(意思解释)
- 金榜题名(意思解释)
- 能不两工(意思解释)
- 持枪鹄立(意思解释)
※ 一唱三叹的意思解释、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遗珥堕簪 | 见“遗簪堕珥”。 |
撼天动地 | 天地受到震动。形容声势浩大。 |
妥首帖耳 | 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
被发徒跣 | 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
设下圈套 | 引诱人受骗上当。 |
多闻阙疑 |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
乐尽悲来 | 犹言乐极生悲。 |
侈人观听 | 谓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
饱其私囊 | 饱:满足;囊:口袋。指非法侵吞钱财,装入自己腰包。 |
恣心所欲 | 恣:放纵。恣纵己意,心想事成。 |
涂歌里咏 | 同“涂歌邑诵”。 |
赘食太仓 | 指无功受禄。 |
祸作福阶 | 阶:凭借。祸与福有相互转化的可能,灾祸过后即可能有福的降临。 |
谗口铄金 | 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
引古证今 |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
慎重其事 | 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
发摘奸隐 |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
急则抱佛脚 | 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格高意远 | 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
偃武櫜兵 | 见“偃武息戈”。 |
西方净国 | 佛教语。指西方净土 |
厝火燎原 | 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
金帛珠玉 | 帛:丝织品。黄金、绢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 |
白云青舍 | 比喻在异乡思念亲人。 |
风月常新 | 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指情爱永久不断。 |
诛求无已 | 勒索榨取;没有止境。(诛求:苛求;勒索;已:停止)。 |
心旌摇曳 | 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
坐而待曙 | 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