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湿濡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例子:清·钱谦益《祭姚母文夫人》:“镞砺道义,切磨文章,呴湿濡沫。”
基础信息
拼音nì shī rú mò
注音ㄋ一ˋ ㄕ ㄖㄨˊ ㄇㄛˋ
繁体濡濕濡沫
感情呴湿濡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相濡以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崩地坍(意思解释)
- 七损八伤(意思解释)
- 坐失事机(意思解释)
- 鸿篇巨着(意思解释)
- 资藉豪富(意思解释)
- 犯颜敢谏(意思解释)
- 狠愎自用(意思解释)
- 乐极悲生(意思解释)
- 根蟠节错(意思解释)
- 衣帛食肉(意思解释)
-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意思解释)
- 盗怨主人(意思解释)
- 气凌霄汉(意思解释)
- 天崩地坼(意思解释)
- 比屋可诛(意思解释)
- 憬然有悟(意思解释)
- 罚当其罪(意思解释)
- 泰来否往(意思解释)
- 神清气朗(意思解释)
- 悃质无华(意思解释)
- 龙跃鸿矫(意思解释)
- 深沟高壁(意思解释)
- 敷衍搪塞(意思解释)
- 大肆宣传(意思解释)
- 鸿隐凤伏(意思解释)
- 椎心饮泣(意思解释)
- 文房四物(意思解释)
- 玉石同碎(意思解释)
※ 呴湿濡沫的意思解释、呴湿濡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画龙点晴 |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天夺其魄 | 见“天夺之魄”。 |
稀稀落落 | 稀疏冷落的样子。 |
穷且益坚 | 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
横眉怒目 |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
贵不期骄 |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
将勇兵强 |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咳声叹气 |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带河厉山 | 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
自有公论 |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河水不犯井水 | 比喻互不干犯。 |
肯堂肯构 |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
披榛采兰 |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
无庸置辩 |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
绿惨红愁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
长揖不拜 | 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
一致百虑 | 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
向平之愿 | 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 |
烂若披锦 | 形容文辞华丽。 |
病急乱求医 | 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
跋前踕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
牵强附合 | 犹言牵强附会。 |
战战栗栗 | 见“战战栗栗”。 |
重重叠叠 |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或指反反复复。 |
虚名在外 | 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
不可以道里计 | 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
犒赏三军 |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
瓜田之嫌 | 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