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兵秣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兵:士兵;秣:喂养。练好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出处:《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bīng mò mǎ
注音ㄒㄨㄣ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感情训兵秣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厉兵秣马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辱门败户(意思解释)
 - 以辞取人(意思解释)
 - 惊恐失措(意思解释)
 - 郢匠挥斤(意思解释)
 - 室如县罄(意思解释)
 - 抽胎换骨(意思解释)
 - 禀性难移(意思解释)
 - 历朝圣训(意思解释)
 - 迎风冒雪(意思解释)
 - 触目儆心(意思解释)
 - 负薪之病(意思解释)
 - 祥风时雨(意思解释)
 - 墨子泣丝(意思解释)
 - 子孝父慈(意思解释)
 - 义不取容(意思解释)
 - 什袭以藏(意思解释)
 - 崛地而起(意思解释)
 - 鸡鸣候旦(意思解释)
 - 风娇日暖(意思解释)
 - 顺风吹火(意思解释)
 - 父母遗体(意思解释)
 - 朝成暮遍(意思解释)
 - 无地自厝(意思解释)
 - 一邱之貉(意思解释)
 - 腹心股肱(意思解释)
 - 一毫不染(意思解释)
 - 卓尔独行(意思解释)
 - 没精打彩(意思解释)
 
※ 训兵秣马的意思解释、训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金台市骏 | 犹言千金市骨。谓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 
| 坐而待旦 |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 
| 妆嫫费黛 | 比喻帮助人不看对象,白费力气。 | 
| 子女金帛 | 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 | 
| 混水摸鱼 |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 
| 仰人鼻息 |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 为鬼为魅 | 魅:精怪。像鬼蜮一样阴险狠毒。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 
| 天高气爽 | 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 
| 肩摩踵接 |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 
| 事宽则圆 | 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 
| 摇摇晃晃 | 左右摇摆,不稳定。 | 
| 脱壳金蝉 | 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 
| 万死犹轻 | 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 
| 指日而待 | 见“指日可待”。 | 
| 横倒竖卧 | 见“横躺竖卧”。 | 
| 足不出户 |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 
| 三婆两嫂 | 犹言三妻四妾。 | 
| 夤缘攀附 | 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 
| 田父之获 | 田父:农夫;获:得到。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 | 
| 转斗千里 | 谓长途转辗作战。 | 
| 满腹诗书 | 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 | 
| 清心省事 | 心地清净,俭省事情。 | 
| 片词只句 | 同“片言只字”。 | 
| 游行示威 | 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 | 
| 狗彘不若 | 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 
| 解民倒悬 | 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 
| 一言一动 | 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 | 
| 痛改前非 |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