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黥补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
出处:《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例子:策蹇磨铅,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补劓,渐收无用之身。宋·苏轼《登州谢两府启》
基础信息
拼音xī qíng bǔ yì
注音ㄒ一 ㄑ一ㄥˊ ㄅㄨˇ 一ˋ
繁体息剠補劓
感情息黥补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洗心革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西歪东倒(意思解释)
- 色色俱全(意思解释)
- 强干弱枝(意思解释)
- 吁天呼地(意思解释)
- 倒持戈矛(意思解释)
- 敲竹杠(意思解释)
- 色厉胆薄(意思解释)
- 才高倚马(意思解释)
- 狼飡虎咽(意思解释)
- 雄视一世(意思解释)
- 寸阴尺璧(意思解释)
- 舳舻千里(意思解释)
- 省欲去奢(意思解释)
- 一饮一啄(意思解释)
- 沟沟坎坎(意思解释)
- 蒹葭倚玉树(意思解释)
- 目光如豆(意思解释)
- 顿脚捶胸(意思解释)
- 排糠障风(意思解释)
- 泥饭碗(意思解释)
- 规圆矩方(意思解释)
- 忧国忘家(意思解释)
- 恭行天罚(意思解释)
- 万籁无声(意思解释)
- 悔之晚矣(意思解释)
- 惊风扯火(意思解释)
- 摇唇鼓喙(意思解释)
- 功狗功人(意思解释)
※ 息黥补劓的意思解释、息黥补劓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枯鱼病鹤 | 比喻处境穷困之士。 |
贯朽粟腐 | 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腐烂。形容富有之极。 |
凛然正气 |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人生面不熟 | 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
长身玉立 | 玉立:比喻体态修美。形容女子身材苗条、肤色洁白。 |
局外之人 | 局外:原指棋局之外,引申为事外。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 |
案牍之劳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
劳而无功 |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
通幽洞冥 | 通晓、洞察幽冥之事。 |
学不躐等 | 躐等:越级,不循原有序列。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 |
鹑居鷇饮 | 同“鹑居鷇食”。 |
决一胜负 | 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
雕虫小艺 | 犹言雕虫小技。 |
逢场作戏 | 逢:碰到;遇到。场:戏剧曲艺杂技演出的场地。原指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场合下随意应酬;偶而凑凑热闹。 |
冻浦鱼惊 |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
务去陈言 | 务:务必;陈言:陈旧的言辞。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忍辱含垢 |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
开锣喝道 |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 |
指东划西 |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 |
沉声静气 | 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
面从背言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
刳脂剔膏 | 喻残酷地剥削。 |
永劫沉轮 | 亦作“永劫沉沦”。谓永远不得超生。 |
八面受敌 |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
抱薪救焚 |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仗着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对方。 |
荫子封妻 | 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