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目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出处: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例子:汝先当求一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cún mù xiǎng
注音ㄒ一ㄣ ㄘㄨㄣˊ ㄇㄨˋ ㄒ一ㄤˇ
感情心存目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钦佩莫名(意思解释)
 - 西鹣东鲽(意思解释)
 - 帷幕不修(意思解释)
 - 入孝出悌(意思解释)
 - 发蒙启蔽(意思解释)
 - 百世之利(意思解释)
 - 扶危翼倾(意思解释)
 - 朱文之轸(意思解释)
 - 风和日暖(意思解释)
 - 卖犊买刀(意思解释)
 - 允理惬情(意思解释)
 - 擎天玉柱(意思解释)
 - 驰名当世(意思解释)
 - 儗非其伦(意思解释)
 - 全盘托出(意思解释)
 - 磨破口舌(意思解释)
 - 诛意之法(意思解释)
 - 养虎自毙(意思解释)
 - 几尽一刻(意思解释)
 - 光复旧京(意思解释)
 - 肝肠寸裂(意思解释)
 - 抵瑕陷厄(意思解释)
 -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意思解释)
 - 撼地摇天(意思解释)
 -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意思解释)
 - 纲目不疏(意思解释)
 - 贯盈恶稔(意思解释)
 - 黾穴鸲巢(意思解释)
 
※ 心存目想的意思解释、心存目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心殒胆破 | 见“心殒胆落”。 | 
| 金风未动蝉先觉 | 金风:秋风;蝉:知了。秋风未起而蝉已经先知道。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 
| 刻苦耐劳 |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 
| 看景生情 | 指见机行事。 | 
| 币重言甘 | 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 
| 多嘴献浅 | 谓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 
| 匡鼎解颐 |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 
| 日长一线 | 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 
| 动中窾要 | 动:常常,动不动。中:切中,打中。窾:空处、中空。要:要害。要:引申为要害、关键。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 
| 满腔热枕 |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 
| 委决不下 | 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 | 
| 行而世为天下法 | 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 | 
| 一物一制 |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 
| 树上开花 | “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 
| 染蓝涅皁 | 谓胡乱涂抹。涅,染;皁,黑色。 |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 恩若再生 |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 
| 未知所措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 染蓝涅皂 | 指胡乱涂抹。涅,染;皂,黑色。 | 
| 明堂正道 | 犹明公正气。 | 
| 一字一泪 | 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泪”。 | 
| 黑牛白角 | 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 
| 晚节不保 |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 
| 膏火之费 |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 
| 独善一身 | 同“独善其身”。 | 
| 斗重山齐 | 斗:北斗星;重:端庄;齐:同,并。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像泰山一般崇高。形容人才德兼备,享有崇高威望。 | 
| 走后门 | 比喻通过托情或利用职权等不正当的途径谋取通融或利益。 | 
| 神出鬼行 | 出:显露;没:隐灭。形容行动出没无常,变化神奇,不可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