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心同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协心戮力”。
出处:清·汪琬《孝陵于役诗后序》:“凡所简任,必极一时人才之选,故能协心同力,以左右太平之治。”
例子:《辛亥革命·四川讨满洲檄》:“协心同力,并复中原。”
基础信息
拼音xié xīn tóng lì
注音ㄒ一ㄝˊ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ㄌ一ˋ
繁体協心同力
感情协心同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同努力。
近义词齐心协力、协力同心、协力齐心
反义词貌合神离
英语hang together(make common cause with)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倾注全力(意思解释)
- 目成心许(意思解释)
- 昼锦之荣(意思解释)
- 吁咈都俞(意思解释)
- 海沸河翻(意思解释)
- 椿萱并茂(意思解释)
- 蜚英腾茂(意思解释)
- 水枯石烂(意思解释)
- 樵柯烂尽(意思解释)
- 尺幅寸缣(意思解释)
- 改梁换柱(意思解释)
- 崧生岳降(意思解释)
- 愤世嫉恶(意思解释)
- 惜字如金(意思解释)
- 幺麽小丑(意思解释)
- 列鼎重裀(意思解释)
- 忐上忑下(意思解释)
- 张眉张眼(意思解释)
- 水土不伏(意思解释)
- 百口同声(意思解释)
- 危言谠论(意思解释)
- 踔厉骏发(意思解释)
- 谭虎色变(意思解释)
- 五鼎万钟(意思解释)
- 昏头转向(意思解释)
- 随时度势(意思解释)
- 隐占身体(意思解释)
- 齐驱并驾(意思解释)
※ 协心同力的意思解释、协心同力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越俎代庖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
不屈不挠 |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触目惊心 |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
不辞而别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
移东补西 | 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耆德硕老 | 盛德高年的人。 |
拂袖而归 |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
举手加额 |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
老弱残兵 |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
倒打一瓦 | 犹言倒打一耙。 |
人情世故 | 世故:处世的经验。指为人处世的习惯、道理。 |
以人择官 | 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 |
齿亡舌存 | 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
败军之将 |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死心塌地 |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
拉皮条 | 从中牵线,拉拢男女搞不正当关系。 |
家翻宅乱 | 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 |
衾影无惭 | 衾:被子。指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
蜚瓦拔木 | 形容风力迅猛。 |
以德追祸 | 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一团糟 | 非常混乱、不整齐、肮脏。 |
私心自用 | 私:个人的;自用:凭主观行事。只凭自己的心意行事。 |
老于世故 | 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 |
庐山真面目 |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
高抬贵手 | 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
败兴而归 |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
连日连夜 | 指日夜不停。 |
影形不离 | 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