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郭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基础信息
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注音ㄒ一ㄚˋ ㄨˇ ㄍㄨㄛ ㄍㄨㄥ
感情夏五郭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兼包并畜(意思解释)
- 负衡据鼎(意思解释)
- 高爵丰禄(意思解释)
- 无明业火(意思解释)
- 三榜定案(意思解释)
- 莺飞草长(意思解释)
- 跼地籥天(意思解释)
- 丰姿绰约(意思解释)
- 大同境域(意思解释)
- 锦篇绣帙(意思解释)
- 括囊拱手(意思解释)
- 龙翰凤翼(意思解释)
- 百端交集(意思解释)
- 众醉独醒(意思解释)
- 财匮力绌(意思解释)
- 夜半更深(意思解释)
- 万世之业(意思解释)
- 计日以俟(意思解释)
- 移风平俗(意思解释)
- 福为祸先(意思解释)
- 龙阳之兴(意思解释)
- 轻重失宜(意思解释)
- 割须换袍(意思解释)
- 当今之务(意思解释)
- 萧墙之危(意思解释)
-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意思解释)
- 负固不服(意思解释)
- 痛心刻骨(意思解释)
※ 夏五郭公的意思解释、夏五郭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冢中枯骨 |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
| 心病还须心药医 | 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 半半拉拉 |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
| 独步天下 |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 文不加点 |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 狼嚎鬼叫 | 见“狼嗥鬼叫”。 |
| 毡袜裹脚靴 | 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
| 岂弟君子 |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 疾如雷电 | 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
| 纸短情长 |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 |
| 钩隐抉微 | 钩:探取;抉:排出,挖出。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 |
| 言扬行举 |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 青紫被体 |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
| 作法自毙 | 毙:倒下;死去。自己立法;却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 |
| 斤斤较量 |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
| 高堂广厦 | 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
| 奇文共赏 |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
| 血迹斑斑 | 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
| 管窥蠡测 | 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狭窄、片面;见识肤浅。 |
| 飞龙在天 | 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 此发彼应 | 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
| 渲染烘托 |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烘托:国画的画法,用衬托手法使事物鲜明。指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
| 理所必然 |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
| 看人眉眼 | 比喻看人脸色。 |
| 历历可见 | 历历: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
| 置锥之地 | 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 |
| 丧魂落魄 |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 时运不济 | 时机和命运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