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出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例子:抑闻之,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是谓和尚。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金生尚》
基础信息
拼音wǔ yùn jiē kōng
注音ㄨˇ ㄩㄣˋ ㄐ一ㄝ ㄎㄨㄥ
繁体五蘊皆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设言托意(意思解释)
- 言同勒石(意思解释)
- 摘埴索涂(意思解释)
- 东徙西迁(意思解释)
- 争长相雄(意思解释)
- 福不盈眦(意思解释)
- 后不僭先(意思解释)
- 转凡为圣(意思解释)
- 虎口拔须(意思解释)
- 樵村渔浦(意思解释)
- 朱颜翠发(意思解释)
- 喜新厌故(意思解释)
- 讲文张字(意思解释)
- 毫不介怀(意思解释)
- 遗风馀烈(意思解释)
- 出处殊涂(意思解释)
- 惜墨若金(意思解释)
- 东观西望(意思解释)
- 乐退安贫(意思解释)
- 涉危履险(意思解释)
- 要而论之(意思解释)
- 别居异财(意思解释)
- 徇公忘己(意思解释)
- 插科使砌(意思解释)
- 偷声细气(意思解释)
- 根据槃互(意思解释)
- 刀笔之吏(意思解释)
- 适以相成(意思解释)
※ 五蕴皆空的意思解释、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兴云作雾 | 兴:兴起。兴起云彩,掀起雾气。比喻神魔鬼怪法术高明。 |
节衣素食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
贼心不死 |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
逐物不还 | 谓沉湎于世俗。语本《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
宅中图大 | 居于中心,谋划四方。指得地势之利。 |
诘戎治兵 | 指整治军事。 |
王法无情 | 王法: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 |
赏罚信明 | 同“赏罚分明”。 |
施仁布泽 | 施:给予;布:布施;泽:恩泽。给人以仁德和恩惠。 |
积习成常 | 积习:长期的习惯;常:普通,平常。一种做法长期去做便成为惯例,被视作正常。 |
白手成家 | 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
敛声屏息 | 见“敛声屏气”。 |
无计可生 | 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苦药利病 |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
月过中秋 | 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 |
国事蜩螗 | 蜩螗:蝉鸣扰人。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 |
袖里藏刀 | 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持危扶颠 | 扶持危困的局面。 |
名公钜卿 | 见“名公巨卿”。 |
国安民泰 |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郢中白雪 | 典出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
阐幽抉微 | 指阐明幽隐,抉发精微。 |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 形容极其稀少。 |
势不两存 | 见“势不两立”。 |
蹉跎日月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赏罚不信 | 信:信用。赏赐与惩罚不能取信于民。 |
不当人子 |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坐井窥天 | 见“坐井观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