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凫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基础信息
拼音tù qǐ fú jǔ
注音ㄊㄨˋ ㄑ一ˇ ㄈㄨˊ ㄐㄨˇ
繁体兎起鳬舉
感情兔起凫举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兔起鹘落
英语as fast as the hare runs and as swift as the wild duck starts flying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口角春风(意思解释)
- 英姿勃勃(意思解释)
- 提纲举领(意思解释)
- 龙驹凤雏(意思解释)
- 裕国足民(意思解释)
- 有增无损(意思解释)
- 百岁千秋(意思解释)
- 约法三章(意思解释)
- 唯吾独尊(意思解释)
- 刮目相待(意思解释)
- 以暴易乱(意思解释)
- 情同鱼水(意思解释)
- 先即制人(意思解释)
- 淅淅沥沥(意思解释)
- 七扭八歪(意思解释)
- 柳巷花街(意思解释)
- 老蚌珠胎(意思解释)
- 娇娇媚媚(意思解释)
- 遗形去貌(意思解释)
- 全璧归赵(意思解释)
- 荒诞无稽(意思解释)
- 有情有义(意思解释)
- 遭时制宜(意思解释)
- 声闻过实(意思解释)
- 神哗鬼叫(意思解释)
- 山穷水断(意思解释)
- 欺上瞒下(意思解释)
- 老鸹窝里出凤凰(意思解释)
※ 兔起凫举的意思解释、兔起凫举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平流缓进 | 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后比喻稳步前进。 |
墨迹未干 |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面誉背非 | 见“面誉背毁”。 |
自相残杀 |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
教条主义 |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
十步芳草 | 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骄兵必败 |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
贫儿曝富 | 曝:通“暴”,显露。穷人炫耀财富。比喻稍微有点成绩就炫耀 |
噼里啪啦 | 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
说长道短 |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胆战心寒 |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逢衣浅带 | 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始乱终弃 | 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
丁宁周至 | 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 |
通风讨信 | 犹言通风报信。 |
翻空出奇 | 形容诗文、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独特的想象取胜。 |
屡见不鲜 |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见不鲜。” |
稀里糊涂 | 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有志不在年高 | 年高:岁数大。有志不在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来衡量。 |
披星戴月 |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
夜以继日 |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打草惊蛇 |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归正守丘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风度翩翩 |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
犁牛之子 |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
去末归本 |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
直木先伐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