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8回:“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同心共济,何用相疑?”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īn gòng jì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ㄍㄨㄥˋ ㄐ一ˋ
繁体同心共濟
感情同心共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和衷共济、同心协济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半上落下(意思解释)
- 计功受赏(意思解释)
- 肉圃酒池(意思解释)
- 杜口无言(意思解释)
- 兼包并畜(意思解释)
- 负衡据鼎(意思解释)
- 高爵丰禄(意思解释)
- 无明业火(意思解释)
- 三榜定案(意思解释)
- 莺飞草长(意思解释)
- 跼地籥天(意思解释)
- 丰姿绰约(意思解释)
- 大同境域(意思解释)
- 锦篇绣帙(意思解释)
- 括囊拱手(意思解释)
- 龙翰凤翼(意思解释)
- 百端交集(意思解释)
- 众醉独醒(意思解释)
- 财匮力绌(意思解释)
- 夜半更深(意思解释)
- 万世之业(意思解释)
- 计日以俟(意思解释)
- 移风平俗(意思解释)
- 福为祸先(意思解释)
- 龙阳之兴(意思解释)
- 轻重失宜(意思解释)
- 割须换袍(意思解释)
- 当今之务(意思解释)
※ 同心共济的意思解释、同心共济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色艺双绝 | 色艺:容貌和技艺。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
胆丧魂消 | 同“胆裂魂飞”。 |
巷尾街头 | 指大街小巷。 |
无敌天下 | 天下都没有对手。 |
鱼与熊掌 |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
牛头马面 |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油然而生 |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
溜须拍马 | 比喻讨好奉承。 |
一语道破 |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
不足之处 | 不完善的地方。 |
言归正传 | 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正题上来。 |
移山倒海 | 移动山岳;倒翻大海。比喻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
攻城略地 | 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
恶迹昭着 | 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士可杀不可辱 |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亲如骨肉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
别出心裁 |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
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乱弹琴 | 比喻胡扯或胡闹。 |
本性难移 |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 |
重气轻身 | 指看重义节而轻视生命。 |
性命交关 |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
有所作为 | 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
耳食之言 |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雨后春笋 |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
狗腿子 | 走狗,为恶势力效劳帮凶的人。 |
情投意合 |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