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出处:《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例子: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基础信息
拼音táo táo wù wù
注音ㄊㄠˊ ㄊㄠˊ ㄨˋ ㄨˋ
感情陶陶兀兀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人放纵傲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守正不回(意思解释)
- 枪声刀影(意思解释)
- 死而后已(意思解释)
- 时日曷丧(意思解释)
- 如有隐忧(意思解释)
- 楚囚对泣(意思解释)
- 终南捷径(意思解释)
- 炮筒子(意思解释)
- 七舌八嘴(意思解释)
- 气义相投(意思解释)
- 恶言泼语(意思解释)
- 兰艾同焚(意思解释)
- 十里长亭(意思解释)
- 卖乖弄俏(意思解释)
- 明人不做暗事(意思解释)
- 忿然作色(意思解释)
- 枕山栖谷(意思解释)
- 一差半错(意思解释)
- 安土重居(意思解释)
- 杀鸡焉用牛刀(意思解释)
- 异议蜂起(意思解释)
- 杨虎围匡(意思解释)
- 草头天子(意思解释)
- 说白道黑(意思解释)
- 山积波委(意思解释)
- 口干舌焦(意思解释)
- 饱眼福(意思解释)
- 嘴尖皮厚腹中空(意思解释)
※ 陶陶兀兀的意思解释、陶陶兀兀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自取其祸 |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
| 老罴当道 |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 妖由人兴 | 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
| 车驰马骤 | 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
| 励兵秣马 |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
| 掉嘴弄舌 | 掉:摇动;弄:耍弄,播弄。指吵架。 |
| 谑近于虐 |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
| 除秽布新 | 犹言除旧布新。 |
| 金块珠砾 | 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成砂砾。 |
| 流风遗泽 | 流风:遗风;泽:恩泽。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 |
| 天崩地坍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 七损八伤 | 形容损伤惨重。 |
| 坐失事机 | 同“坐失机宜”。 |
| 鸿篇巨着 | 见“鸿篇钜制”。 |
| 资藉豪富 | 资藉:家产。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
| 犯颜敢谏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
| 狠愎自用 |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 |
| 乐极悲生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 根蟠节错 | 犹言盘根错节。 |
| 衣帛食肉 | 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
|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
| 盗怨主人 |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
| 气凌霄汉 | 气:勇气,精神;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
| 天崩地坼 | 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
| 比屋可诛 |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
| 憬然有悟 |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
| 罚当其罪 | 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
| 泰来否往 |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