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螳臂当车螳臂当车的意思
tángdāngchē

螳臂当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例子: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táng bì dāng chē

注音ㄊㄤˊ ㄅ一ˋ ㄉㄤ ㄔㄜ

繁体螳臂當車

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g”、“dǎng”。

感情螳臂当车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螳”,不能写作“堂”。

辨析螳臂当车和“蚍蜉撼树”;都有“想用极小的力量阻挡或动摇巨大的事物”的意思。但螳臂当车的“当”比喻对潮流、运动、历史、车轮等的阻挡、阻拦和阻挠;着重指自取灭亡;而“蚍蜉撼树”的“撼”;比喻对集团、国家、政权等的颠覆、推翻、动摇;着重指不自量力。

谜语最勇敢的行为

近义词泰山压卵、自不量力

反义词量力而行

英语resulting in failure

俄语напрáсные потуги лезть нарожон

日语かまきりが前足(まえあし)を上(あ)げて車(くるま)を止(と)めようとする,蟷螂(とうろう)の斧(おの)

德语eine Gottesanbeterin will einen Karren aufhalten(die eigenen Krǎfte überschǎtzen)

法语courage intrépide d'une mante qui ne mesure pas ses force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螳臂当车的意思解释、螳臂当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灭景追风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飘飘然 由于迷恋某人或怀有极大的骄傲自大情绪而感到轻飘飘。形容得意。
无始无终 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囊空如洗 囊:口袋。口袋里什么也没有;像水洗过了似的。形容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
祸福相生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气满志骄 见“气充志骄”。
犀颅玉颊 额角骨突出如犀,脸颊洁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
哀死事生 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缘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雄姿英发 姿容威武雄壮。
人心所向 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敬姜犹绩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目眩神迷 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六街三陌 见“六街三市”。
铤鹿走险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车无退表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应节合拍 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返本还源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磕头礼拜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与时俯仰 时:时势;俯仰:随宜应付。跟着世风进退
粗枝大叶 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只谈风月 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作牛作马 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行言自为 行:行为;言:言论。行为和言论都是自己发出的。比喻要自己约束自己。
渔夺侵牟 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纤尘不染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不测之忧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无所回避 回避:避忌。没有什么避忌或讳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