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缚焚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出处:语出《左传 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例子:苌至姑臧,天锡乘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苌释缚焚榇,送之于长安。《晋书·苻坚载记上》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fù fén chèn
注音ㄕˋ ㄈㄨˋ ㄈㄣˊ ㄔㄣˋ
繁体釋縛焚櫬
感情释缚焚榇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飞土逐害(意思解释)
 - 束身自修(意思解释)
 - 岐出岐入(意思解释)
 - 抓心挠肝(意思解释)
 - 徒费无益(意思解释)
 - 朝荣夕毙(意思解释)
 - 一响百应(意思解释)
 - 云屯席卷(意思解释)
 - 轻言肆口(意思解释)
 - 嚣风遂行(意思解释)
 - 注萤沃雪(意思解释)
 - 雪恨消灾(意思解释)
 - 顺风驶船(意思解释)
 - 病势尪羸(意思解释)
 - 托物感怀(意思解释)
 - 铲恶锄奸(意思解释)
 - 埒材角妙(意思解释)
 - 不猧不魀(意思解释)
 - 持疑不定(意思解释)
 - 胡言汉语(意思解释)
 - 真伪难辨(意思解释)
 - 负薪之议(意思解释)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
 - 戴罪图功(意思解释)
 - 看文巨眼(意思解释)
 - 千回百转(意思解释)
 - 光明灿烂(意思解释)
 - 痛心泣血(意思解释)
 
※ 释缚焚榇的意思解释、释缚焚榇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楚歌四起 | 见“楚歌四合”。 | 
| 多嘴饶舌 |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 | 
| 至信辟金 | 至信:最信实,最真诚;辟:排除;金:古人用作信物的金玉之类。指最大的诚信无需借用金玉之类的信物。 | 
| 烹龙炰凤 |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 
| 再不其然 | 犹言再不然。 | 
| 龙神马壮 | 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 
| 须弥芥子 |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 
| 推聋妆哑 | 谓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 | 
| 高官重禄 | 见“高官厚禄”。 | 
| 彗汜画涂 | 彗:扫帚;汜:水洒地;涂:泥土。用帚扫洒水在地上,用刀划泥土。比喻极容易做的事。 | 
| 偃武崇文 |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 
| 彷徨四顾 | 彷徨:徘徊,游移不定。游移不定,四处观望。形容犹豫不决的神情。 | 
| 买上嘱下 | 见“买上告下”。 | 
| 粘皮著骨 | 粘:粘贴,胶合。形容言行办事不干脆爽利,执着刻板。 | 
| 雨宿风餐 | 见“雨卧风餐”。 | 
| 齐州九点 | 齐: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 忤逆不孝 | 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 | 
| 腹中鳞甲 |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之心。比喻居心险恶。 | 
| 伤化败俗 | 败坏教化和风俗。 | 
| 天壤之隔 | 天上和地下的间隔,形容差别极大。 | 
| 咬字眼儿 | 在措辞方面挑毛病(多指对别人说的话)。 | 
| 有为有守 | 守:操守。既有作为,又有操守。 | 
| 作福作威 | 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 
| 绸缪帐扆 | 绸缪:绵密的样子;帐:帐幕;扆:屏风。指运筹帷幄,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 | 
| 捐身徇义 |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 引水入墙 | 比喻自招灾祸。 | 
| 丰干饶舌 | 丰干:也作封干,唐代僧人名;饶舌:多嘴。不爱说话的人也会多嘴。 | 
| 重操旧业 | 见“重温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