诎膝请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诎:通“屈”,弯曲;诎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诎膝请和。”
基础信息
拼音qū xī qǐng hé
注音ㄑㄨ ㄒ一 ㄑ一ㄥˇ ㄏㄜˊ
繁体詘膝請咊
感情诎膝请和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投降。
近义词屈膝求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乘隙捣虚(意思解释)
- 戴罪立功(意思解释)
- 出门合辙(意思解释)
- 人亡家破(意思解释)
- 万壑千岩(意思解释)
- 道在屎溺(意思解释)
- 万恨千愁(意思解释)
- 一步三摇(意思解释)
- 浮文巧语(意思解释)
- 龙战虎争(意思解释)
- 一身是胆(意思解释)
- 天荒地老(意思解释)
- 标新竞异(意思解释)
- 称家有无(意思解释)
- 千金难买(意思解释)
- 蓬户桑枢(意思解释)
- 日角龙庭(意思解释)
- 原原委委(意思解释)
- 匕首投枪(意思解释)
- 愚眉肉眼(意思解释)
- 惨绿少年(意思解释)
- 借尸还魂(意思解释)
- 肘行膝步(意思解释)
- 一龙一蛇(意思解释)
- 瓦器蚌盘(意思解释)
- 指山卖磨(意思解释)
- 楚尾吴头(意思解释)
- 昧昧无闻(意思解释)
※ 诎膝请和的意思解释、诎膝请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沅茝醴兰 | 见“沅芷澧兰”。 |
| 淡然处之 |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
| 大大方方 |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
| 生米作成熟饭 |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
| 马上得天下 | 喻指武功建国。 |
| 宿弊一清 | 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
| 旁搜远绍 |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
| 惟利是趋 | 见“惟利是图”。 |
| 瓮声瓮气 | 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
| 席门穷巷 | 亦作“席门蓬巷”。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 |
| 能伸能屈 | 见“能屈能伸”。 |
| 入门问讳 |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
| 涸泽而渔 |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 朋比作奸 | 见“朋比为奸”。 |
| 柳腰花态 |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
| 至理名言 |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
| 家反宅乱 | 见“家烦宅乱”。 |
| 披林撷秀 | 犹言去粗存精。 |
| 老女归宗 | 归宗:回家探亲。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
| 心肝宝贝 | 指十分亲密的人或事物。 |
| 夸大其辞 | 见“夸大其词”。 |
| 天华乱坠 | 见“天花乱坠”。 |
| 雪窗萤几 |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
| 以螳挡车 | 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 火眼金睛 |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 杳无踪影 | 同“杳无踪迹”。 |
| 攀藤附葛 |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
| 金貂换酒 |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