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贼拿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例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2回:“拿贼拿赃,拿奸拿双,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这是要偿命的。”
基础信息
拼音ná zéi ná zāng
注音ㄋㄚˊ ㄗㄟˊ ㄋㄚˊ ㄗㄤ
繁体拿賊拿贜
感情拿贼拿赃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近义词拿贼见赃
英语In arresting a thief, you must get the stolen good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恬不知怪(意思解释)
 - 淹荠燎菜(意思解释)
 - 叩阍无计(意思解释)
 - 继天立极(意思解释)
 - 率马以骥(意思解释)
 - 耍笔杆子(意思解释)
 - 借客报仇(意思解释)
 - 三番两次(意思解释)
 - 高谈雅步(意思解释)
 - 自讨没趣(意思解释)
 - 听天任命(意思解释)
 - 弃末返本(意思解释)
 - 针芥相投(意思解释)
 - 急景流年(意思解释)
 - 回天转日(意思解释)
 - 应风披靡(意思解释)
 - 诡衔窃辔(意思解释)
 - 绳一戒百(意思解释)
 - 椎锋陷阵(意思解释)
 - 矫枉过当(意思解释)
 - 斠然一概(意思解释)
 - 巧不胜拙(意思解释)
 - 如原以偿(意思解释)
 - 嗒焉自丧(意思解释)
 - 飞墙走壁(意思解释)
 - 携手接武(意思解释)
 - 阴疑阳战(意思解释)
 - 自吹自捧(意思解释)
 
※ 拿贼拿赃的意思解释、拿贼拿赃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蒿目时艰 | 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局势。指对时事忧虑不安。 | 
| 蒲扇价增 | 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 
| 八拜为交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交情,友谊。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 
| 触目成诵 |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 
| 偷安苟且 |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 被甲枕戈 | 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 
| 箪瓢陋室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 
| 神籁自韵 | 籁:声响;韵:和谐的声音,韵律。指天然之音自成韵律。 | 
| 识微见远 |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 
| 寻头讨脑 | 寻:探求。比喻寻个事情的由头。 | 
| 一身两任 |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 | 
| 奋不虑身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 无偏无颇 | 见“无偏无陂”。 | 
| 疏财尚气 | 疏:分;气:义气。散财给人,崇尚义气。指为人慷慨重义。 | 
| 引绳排根 |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 
| 知遇之感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 
| 方正不苟 |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 
| 甘脆肥醲 | 甘脆:美味;醲:指酒性浓烈。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 
| 气竭声嘶 |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 
| 洁身累行 | 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 | 
| 不瞽不聋 | 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 檠天架海 | 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 
| 居不重茵 | 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 | 
| 更新换代 | 以新换旧。 | 
| 呼天钥地 | 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 
| 一射之地 |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 
| 七湾八扭 | 同“七湾八拐”。 | 
| 声势熏灼 | 熏灼:比喻气焰逼人。指声威气势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