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含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子:清·冯桂芬《上制洋器议》:“日本蕞尔小国尔,尚知发奋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
基础信息
拼音nà wū hán gòu
注音ㄋㄚˋ ㄨ ㄏㄢˊ ㄍㄡˋ
繁体納汙含垢
感情纳污含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纳污藏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白纸黑字(意思解释)
 - 顾内之忧(意思解释)
 - 视远步高(意思解释)
 - 方外之人(意思解释)
 - 逆流而上(意思解释)
 - 业荒于嬉(意思解释)
 - 雪窗萤火(意思解释)
 - 额首称庆(意思解释)
 - 如饥似渴(意思解释)
 - 守口如瓶(意思解释)
 - 瘦童羸马(意思解释)
 - 子曰诗云(意思解释)
 - 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解释)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解释)
 - 齐心协力(意思解释)
 - 败法乱纪(意思解释)
 - 例行公事(意思解释)
 - 康庄大道(意思解释)
 - 空谷足音(意思解释)
 - 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思解释)
 - 有滋有味(意思解释)
 - 心如刀绞(意思解释)
 - 老皇历(意思解释)
 - 卷土重来(意思解释)
 - 做贼心虚(意思解释)
 - 根深蒂固(意思解释)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意思解释)
 - 中郎有女(意思解释)
 
※ 纳污含垢的意思解释、纳污含垢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针头线脑 | 见“针头线脑”。 | 
| 杯弓市虎 |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 
| 无党无偏 | 同“无偏无党”。 | 
| 急如星火 |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 
| 旅进旅退 | 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 
| 拍掌称快 | 称:称道。拍着手掌叫痛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 
| 作死马医 | 医:医治。比喻在无可奈何时作最后努力。 | 
| 知生之民 | 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 
| 土洋结合 | 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 | 
| 一叶扁舟 | 扁舟:小船。像一片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轻。 | 
| 战必胜,攻必取 | 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 运开时泰 | 谓时运吉利太平。 | 
| 乘虚迭出 | 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 
| 拨草寻蛇 |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 半丝半缕 |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 
| 温情蜜意 | 见“温情密意”。 | 
| 禁暴静乱 | 禁:禁止;静:平静。禁除暴行,平静叛乱。 | 
| 黯晦消沉 | 指湮没消失。 | 
| 肯构肯堂 |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 
| 翻手为云 | 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 龙御上宾 | 见“龙驭上宾”。 | 
| 一孔不达 | 一窍不通。 | 
| 热炒热卖 | 比喻用刚刚学到的东西去教人。 | 
| 行踪无定 |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 
| 挹斗扬箕 |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因以“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 
| 勃然变色 |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 
| 鹰扬虎视 |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 
| 内重外轻 | 内: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