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我立一张军令状在你这里。”
基础信息
拼音jūn lìng zhuàng
注音ㄐㄨㄣ ㄌ一ㄥˋ ㄓㄨㄤˋ
繁体軍令狀
感情军令状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语written pledge to do something 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日语(軍隊の誓約書の一種)軍令を受ける時に書いた保証書(ほしょうし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转斗千里(意思解释)
- 满腹诗书(意思解释)
- 清心省事(意思解释)
- 片词只句(意思解释)
- 游行示威(意思解释)
- 狗彘不若(意思解释)
- 解民倒悬(意思解释)
- 一言一动(意思解释)
- 痛改前非(意思解释)
- 鹤亦败道(意思解释)
- 丢盔卸甲(意思解释)
- 如汤灌雪(意思解释)
- 开云见日(意思解释)
- 大音希声(意思解释)
- 油头粉面(意思解释)
- 捉鬼卖钱(意思解释)
- 大人虎变(意思解释)
- 软弱无能(意思解释)
-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解释)
- 燕语莺啼(意思解释)
- 左家娇女(意思解释)
- 攘袂切齿(意思解释)
- 你来我去(意思解释)
- 斯文委地(意思解释)
-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意思解释)
-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意思解释)
- 众曲不容直(意思解释)
- 荒谬绝伦(意思解释)
※ 军令状的意思解释、军令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羽翮已就 | 翮:鸟翼。羽毛已经丰满。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
及溺呼船 |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
激起公愤 |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 |
偃兵修文 | 同“偃武修文”。 |
纳奇录异 | 纳:接纳;录:录用。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
游戏翰墨 | 见“游戏笔墨”。 |
行随事迁 | 行:做事。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
明罚敕法 |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
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兼官重绂 |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
风吹日晒 | 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 |
略迹原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
慎小事微 |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
献替可否 | 同“献可替否”。 |
家长理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抉目胥门 | 见“抉目吴门”。 |
遐尔闻名 |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
飞沿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识明智审 |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
入孝出弟 | 见“入孝出悌”。 |
重提旧事 | 又重新谈起以往的事项或情景。 |
暮楚朝秦 |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
同心并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贻厥孙谋 | 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
论功受赏 |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
招贤礼士 | 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
好行小惠 | 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
权均力齐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