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我立一张军令状在你这里。”
基础信息
拼音jūn lìng zhuàng
注音ㄐㄨㄣ ㄌ一ㄥˋ ㄓㄨㄤˋ
繁体軍令狀
感情军令状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语written pledge to do something 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日语(軍隊の誓約書の一種)軍令を受ける時に書いた保証書(ほしょうし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病国殃民(意思解释)
 - 自律甚严(意思解释)
 - 相激相荡(意思解释)
 - 神来气旺(意思解释)
 - 罪恶昭彰(意思解释)
 - 回天无力(意思解释)
 - 借面吊丧(意思解释)
 - 丰功懋烈(意思解释)
 - 少言寡语(意思解释)
 - 饮流怀源(意思解释)
 - 遣兴陶情(意思解释)
 - 肆虐横行(意思解释)
 - 接应不暇(意思解释)
 - 逾山越海(意思解释)
 - 烘云托月(意思解释)
 - 龙翔凤翥(意思解释)
 - 有翅难飞(意思解释)
 - 刺心切骨(意思解释)
 - 徒有其名(意思解释)
 - 风檐刻烛(意思解释)
 - 衣钵相承(意思解释)
 - 描鸾刺凤(意思解释)
 - 目眢心忳(意思解释)
 - 亘古未闻(意思解释)
 - 吹篪乞食(意思解释)
 - 豕虎传讹(意思解释)
 - 无施不可(意思解释)
 - 抱关执籥(意思解释)
 
※ 军令状的意思解释、军令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爆跳如雷 | 指盛怒的样子。 | 
| 不弃草昧 |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 自业自得 | 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 
| 高牙大纛 |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 蚩蚩蠢蠢 | 蚩:痴呆,愚蠢。指愚笨蠢动的样子。 | 
| 无噍类 | 噍类:咬东西的动物,指活人。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 | 
| 上下同心 | 上下一心。 | 
| 咸与惟新 | 见“咸与维新”。 | 
| 纬武经文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 相待如宾 |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 倒持太阿 | 见“倒持泰阿”。 | 
| 摅肝沥胆 | 同“披肝沥胆”。 | 
| 朽棘不雕 | 同“朽木不可雕”。 | 
| 饿虎攒羊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 案剑瞋目 | 案:同“按”,握住;瞋目:瞪眼。手握宝剑,怒目而视。 | 
| 棒打鸳鸯 | 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 
| 日久年深 | 指日子久;时间长。 | 
| 项背相望 |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 
| 天人相应 | 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 
| 乌天黑地 | 犹言昏天黑地。比喻社会黑暗。 | 
| 沙里淘金 | 把夹有金粒的沙砾在水中荡涤;以去沙取金。比喻极其难得或非常不易。 | 
|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 指说错了话要惹祸,吃错了东西要生病。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 | 
| 巧同造化 |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 
| 补苴罅漏 |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 
| 铜山铁壁 |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 
| 捐躯赴难 |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 南舣北驾 | 犹南航北骑。 | 
| 临事而惧 |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