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不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出处: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例子:如水传器,涓滴不遗。(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
基础信息
拼音juān dī bù yí
注音ㄐㄨㄢ ㄉ一 ㄅㄨˋ 一ˊ
繁体涓滴不遺
感情涓滴不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状语;形容十分严密。
近义词巨细无遗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扭捏作态(意思解释)
 - 普济群生(意思解释)
 - 未形之患(意思解释)
 - 涕泗交颐(意思解释)
 - 龙争虎战(意思解释)
 - 咬钉嚼铁(意思解释)
 - 抓小辫子(意思解释)
 - 遁世长往(意思解释)
 - 伤教败俗(意思解释)
 - 繁礼多仪(意思解释)
 - 短针攻疽(意思解释)
 - 责躬罪己(意思解释)
 - 移天易日(意思解释)
 - 墨守成法(意思解释)
 - 兄死弟及(意思解释)
 - 潜蛟困凤(意思解释)
 - 潜踪隐迹(意思解释)
 - 舍本从末(意思解释)
 - 施衿结褵(意思解释)
 - 一岁再赦(意思解释)
 - 研幾析理(意思解释)
 - 马入华山(意思解释)
 - 贵戚权门(意思解释)
 - 仓卒从事(意思解释)
 - 束缊还妇(意思解释)
 - 高爵重禄(意思解释)
 - 焦金烁石(意思解释)
 - 以锥飡壸(意思解释)
 
※ 涓滴不遗的意思解释、涓滴不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偏不倚 |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 除旧布新 | 布:安排;展开。废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除旧更新”。 | 
| 昏天黑地 |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 
| 讹以滋讹 |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 
| 赫赫有名 |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 
| 求仁得仁 |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 
| 化为泡影 | 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 
| 功成行满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 
| 好谋善断 |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 可望而不可及 |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 
| 离群索居 | 索:单独;居:起居;生活。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 
| 死眉瞪眼 | 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 
| 恩威并重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 疲于奔命 |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 
| 学然后知不足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 
| 神采焕发 | 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逆:倒,反。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 
| 琴心剑胆 |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 一泻千里 |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 
| 外强中干 |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 
| 金碧辉煌 |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 
| 倍道而进 |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 不乏其人 |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 
| 法外施恩 | 施:施行,给予。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 
| 法轮常转 | 法轮:佛家语,轮有二义,一为运转,一为摧碾,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指佛法无边,普济众生。 | 
| 随时随地 | ①谓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 
| 小道消息 |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 
| 满腹文章 |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