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陵匍匐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òu líng pú fú
基本解释 寿陵:古燕国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寿陵匍匐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只会匍匐前进。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不祧之宗 | 清 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 
| 不进油盐 | |
| 狼飡虎食 | |
| 磕头碰脑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 
| 来回来去 | |
| 双豆塞耳 | 《阴符经·注》:“双豆塞耳,不闻雷霆;一椒惊舌,不能立言。” | 
| 虽死犹生 |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 潮涨潮落 | |
| 鸣于乔木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 张皇其事 | 《宋史 张庄传》:“祖道及庄擅兴师旅,启衅邀功,妄言诸蛮效顺,纳款得地。当时柄臣揽为绥抚四夷之功。奏贺行赏,张皇其事。自昔欺君,无大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