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门刎首的成语故事


拼音 yōng mén wěn shǒu

基本解释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出处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


雍门刎首的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越军开赴齐国边境,烈士雍门子狄听说后亲赴越军营前刎颈而死,越军见了纷纷感慨齐国有如此的忠君的义士,肯定是不容易战胜的,于是就引军而退。齐王以上卿之礼收葬了雍门子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举国若狂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顾名思义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心安理得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山回路转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杂乱无章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言不达意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
瞠目结舌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拳打脚踢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我便拳撞脚踢,也不怕他不死。”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满脸春色 茅盾《子夜》:“谈话自然又热闹起来,刚才发牢骚的朱吟秋和陈君宜也是满脸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