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金收兵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g jīn shōu bīng

基本解释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鸣金收兵的典故

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金”与“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是通行的,到了明朝时,有时也会金鼓齐鸣。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居利思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追风蹑影 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是好马,那竹批双耳,镜夹方瞳,灭没权奇,追风蹑影,小生虽乏鸿章,敢扬骏骑。”
折箭为誓 宋·岳珂《桯史·二将失律》:“虏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
魁梧奇伟 《史记 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眼观鼻,鼻观心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出何经典 《后汉书·孔融传》:“融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操不悟其嘲己,问:‘出何经典?’”
愁颜不展 明·沈采《千金记·省女》:“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习武,衣食艰苦,颇觉失望,以此愁颜不展。”
一谦四益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拿班做势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5回:“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
心无二用 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