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的成语故事
拼音 jūn zǐ bù qì
基本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种器皿。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子贡更加飘飘然,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裒如充耳 |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请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为于国亡势去之余,亦已知其难矣。” |
浆水不交 |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
戴角披毛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孙谨后日倘有异心,天诛地灭,万劫戴角披毛。” |
深思苦索 | 明 胡应鳞《诗薮 外编二》:“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不名一格 | 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
被泽蒙庥 | 清钱泳《履园丛话 旧闻 吴留村》:“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自县治以至何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 |
埋没人才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如此佳人,当日把他误作男装,若非孤家看出,岂非埋没人才。” |
众口销铄 | |
极智穷思 |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圣人所极智穷思而以为无奇者,乃就十数肉食之人而询焉,采焉……则亦徒见其劳民伤财而已矣。” |
折冲御侮 | 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