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的成语故事
拼音 guǎn níng gē xí
基本解释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割席的典故
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得意之色 | 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
蝉不知雪 | 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
怀山襄陵 |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
食不甘味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
九世之仇 | 《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
罪恶滔天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
庞眉皓发 | 唐 王维《贺乐器表》:“圣祀逾崇,遍礼群仙,思祐九服,故得庞眉皓发。” |
予齿去角 | 《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
一毛不拔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鞍马劳倦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