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唱叠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出处:明 宋濂《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叠和者,为何如耶?”
基础信息
拼音gēng chàng dié hé
注音ㄍㄥ ㄔㄤˋ ㄉ一ㄝˊ ㄏㄜˊ
繁体更唱曡咊
感情更唱叠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更唱叠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列祖列宗(意思解释)
 - 削趾适屦(意思解释)
 - 争猫丢牛(意思解释)
 - 无家可奔(意思解释)
 - 举无遗策(意思解释)
 - 蛇入鼠出(意思解释)
 - 惊猿脱兔(意思解释)
 - 先吾著鞭(意思解释)
 - 狐听之声(意思解释)
 - 豆分瓜剖(意思解释)
 - 辞严义正(意思解释)
 - 守身如玉(意思解释)
 - 旁枝末节(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意思解释)
 - 月黑风高(意思解释)
 - 矢石之难(意思解释)
 - 三人成虎(意思解释)
 - 好酒贪杯(意思解释)
 - 志满气得(意思解释)
 - 庐山真面(意思解释)
 - 饮河满腹(意思解释)
 - 行者让路(意思解释)
 - 山行海宿(意思解释)
 - 比肩齐声(意思解释)
 - 封豕长蛇(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意思解释)
 - 连篇累帙(意思解释)
 - 山珍海错(意思解释)
 
※ 更唱叠和的意思解释、更唱叠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涅而不缁 |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 
| 意乱心慌 | 心中惊慌忙乱。 | 
| 半斤八面 |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 
| 糊糊涂涂 | 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 | 
| 乡乡而饱 | 乡:通“飨”;乡乡:吃得很满足。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 
| 批吭捣虚 | 见“批亢捣虚”。 | 
| 调虎离窠 | 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 倾家破产 | 拿出或丧失掉全部家产。 |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 
| 泥而不滓 |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 
| 恂恂善诱 | 恂恂:同“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 
| 貌离神合 | 谓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 
| 人人皆知 |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 
| 横行不法 | 指不守法纪,放肆妄为。 | 
| 云树遥隔 | 谓两地相隔遥远。 | 
| 九天九地 | 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 | 
| 火耨刀耕 |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 
| 宣威耀武 | 耀:炫耀;武:武力。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 视同路人 | 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 兔尽狗烹 | 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 
| 横眉冷目 | 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 | 
| 散闷消愁 | 散:排遣。排遣郁闷,解除忧愁 | 
| 强宾不压主 | 强:强势。指客人应当让主人。 | 
| 寸阴可惜 | 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惜:爱惜。一寸光阴也应当爱惜。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 
| 蹈矩循彟 | 同“蹈矩循规”。 | 
| 超群绝伦 |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 
| 河水不洗船 |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 
| 倩人捉刀 | 倩:请;捉刀:代人执笔作文。请人代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