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肯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例子:《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
注音ㄉㄨㄥˋ ㄓㄨㄥˋ ㄎㄣˇ ㄑ一ㄥˋ
繁体動中肎綮
感情动中肯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动中窾要、切中时弊、洞中肯綮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蒲元识水(意思解释)
- 博而寡要(意思解释)
- 夸功自大(意思解释)
- 依心像意(意思解释)
- 源深流长(意思解释)
- 穷天极地(意思解释)
- 浮家泛宅(意思解释)
- 骑马乘舟(意思解释)
-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意思解释)
- 朽棘不彫(意思解释)
- 遗哂大方(意思解释)
- 得不补失(意思解释)
- 寝馈不安(意思解释)
- 矜平躁释(意思解释)
- 铢两悉称(意思解释)
- 持禄养身(意思解释)
- 相女配夫(意思解释)
- 百计千谋(意思解释)
- 摧坚陷敌(意思解释)
- 追风摄景(意思解释)
-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意思解释)
- 道貌凛然(意思解释)
- 殊方异域(意思解释)
- 油煎火燎(意思解释)
- 笃新怠旧(意思解释)
- 毋翼而飞(意思解释)
- 蹇之匪躬(意思解释)
- 翠袖红裙(意思解释)
※ 动中肯綮的意思解释、动中肯綮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宵分废寝 | 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就寝。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 |
| 正己守道 |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 躬逢盛事 | 躬:亲自,亲身;逢:赶上;盛:盛况。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
| 人穷气短 | 指穷人说话没有底气。 |
| 秉轴持钧 | 秉:执持;轴:中心,枢纽;持:握;钧: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或处于中心或关键位置。 |
| 远瞩高瞻 | 犹言高瞻远瞩。 |
| 面如凝脂 | 凝脂:凝结的脂肪。比喻脸色洁白柔滑。 |
| 旷若发矇 | 旷:开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朗。比喻人头脑开窍,明达起来。 |
| 诸色人等 | 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
| 冰消冻解 |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
| 古井不波 |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
| 鹓鹭成行 | 鹓鹭:两种鸟,鹅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百官朝见时秩序井然。 |
| 翻山涉水 | 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
| 顾盼自豪 | 见“顾盼自雄”。 |
| 断管残渖 | 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渖,墨汁。 |
| 出纳之吝 |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
| 着作等身 |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
| 裂冠毁冕 | 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 |
| 售胝足之药 | 胝:手掌或脚掌上的老茧。指卖狗皮膏药骗人。 |
| 汝南月旦 | 汝南:汉代郡名;月旦:月朔,每月初一。指品评人物。 |
| 在色之戒 | 语出《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后以“在色之戒”谓色欲方面的戒忌。 |
| 同堂兄弟 |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
| 涂歌里抃 |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
| 含苞吐萼 | 苞:花未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叶片;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形容花朵即将开放的状态 |
| 引船就岸 | 移动船身靠岸。比喻自己顺势主动解决问题。 |
| 断梗浮萍 | 比喻漂泊不定。 |
| 迄未成功 | 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成功 |
| 千秋万世 |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