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虎持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例子: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鹬,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基础信息
拼音cì hǔ chí yù
注音ㄘˋ ㄏㄨˇ ㄔˊ ㄩˋ
繁体刺虎持鷸
感情刺虎持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洞鉴古今(意思解释)
- 文籍先生(意思解释)
- 至仁无亲(意思解释)
- 羊很狼贪(意思解释)
- 平生之好(意思解释)
- 良贾深藏(意思解释)
- 居无求安(意思解释)
- 研深覃精(意思解释)
- 昏头打脑(意思解释)
- 羊裘垂钓(意思解释)
- 以尽吾齿(意思解释)
- 夙世冤业(意思解释)
- 眼中拔钉(意思解释)
- 车填马隘(意思解释)
- 束修自好(意思解释)
- 积毁消骨(意思解释)
- 蔽明塞聪(意思解释)
- 云期雨约(意思解释)
- 纲纪四方(意思解释)
- 目瞪口歪(意思解释)
- 移根换叶(意思解释)
- 超凡脱俗(意思解释)
- 百折不移(意思解释)
-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意思解释)
- 啾啾唧唧(意思解释)
- 龙言凤语(意思解释)
- 积非习贯(意思解释)
- 乘舆播迁(意思解释)
※ 刺虎持鹬的意思解释、刺虎持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过府冲州 | 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
调三窝四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盖头换面 | 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
众流归海 |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
一座皆惊 | 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
执经叩问 | 叩问:询问。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
下不为例 |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
七死八活 |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
步人后尘 | 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 |
品头评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
瓦解冰消 | 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 |
承欢膝下 |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说千道万 |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
电掣星驰 | 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比喻迅疾。 |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赫赫扬扬 | 赫赫:显赫的样子。①光明盛大的样子。②形容兴旺显赫。 |
覆地翻天 |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
孤孤零零 | 指人或事物孤单无依靠。 |
东西南朔 | 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
道路传闻 | 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 |
地下修文 |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
克尽厥职 | 厥:他的。能够尽其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
效命疆场 | 疆场:战场。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
长舌妇 | 好进谗言的妇人。 |
同患难共生死 | 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共度患难,出生入死。 |
不近人情 |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
如是而已 | 而已:罢了。就这样罢了,再没有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