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平心持正主持公正,无所偏倚。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2、持重待机持重:小心谨慎。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待机以候其变。”
3、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了银钱,却又只怕没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4、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5、以一持万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6、扶急持倾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西汉·刘向《战国策》序:“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
7、持禄固宠禄:薪俸;宠:宠爱。保住俸禄职位巩固宠信。指大臣不行正道。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
8、倒持手板见“倒执手版”。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还政事堂。”
9、把持不定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10、保盈持泰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参见“保泰持盈”。
11、持刀执棍拿着刀枪棍棒准备打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12、持满戒盈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13、枝干相持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
14、旷日持久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15、持盈守虚盈:盛满;虚:谦虚。指事业处于极盛时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
16、持蠡测海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17、持刀弄棒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欢习武。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18、明火持杖同“明火执仗”。《元典章·刑部·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
19、持之有故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20、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二回:“也不像两个人打,就如一对猛虎争餐,擂台上流做一团。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21、秉轴持钧秉:执持;轴:中心,枢纽;持:握;钧: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或处于中心或关键位置。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22、持禄养身禄:薪俸。保住职位以养自身。形容庸碌无为。《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23、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24、鹬蚌持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25、把素持斋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元 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餐松啖柏。”
26、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27、各持己见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28、矜持不苟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29、泰阿倒持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30、八方支持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31、刺虎持鹬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32、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33、持斋把素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明 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经念佛,俺也曾持斋把素。”
34、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帮助。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5回:“‘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哩。你自家一个,就歪歪到那里去?”
35、持久之计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36、持盈守成保持已成的盛业。宋·苏辙《<元祐会计>序》:“臣历观前世,持盈守成,艰于创业之君。”
37、坚持不渝渝:改变。坚持到底;决不改变。
38、遇物持平谓对待人和事持公正态度。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王公行状》:“苟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39、危而不持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战国·鲁·孔丘《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40、相持不下不下:不能解决。指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抗争;各不相让;谁也战胜不了对方。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41、持禄取容持:拿;禄:薪俸;取容:取悦。指为保住职位而去取悦别人。宋·秦观《李固论》:“其大臣如张禹、孔光辈皆持禄取容,偷为一切之计。”
42、秉钧持轴执政掌权。明 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则夫不动声色而坐销天下之隐忧。
43、倒持泰阿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44、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45、持刀动杖持:拿。杖:木棒。指动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46、沿门持钵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
47、举纲持领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48、太阿倒持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49、持正不挠挠:弯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50、持筹握算原指筹划,后称管理财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妇持筹握算,日致丰盈,可弃仰成而已。”
51、持盈保泰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清 昭槤《啸亭杂录 舒梁阿三公远见》:“今虽府库充盛,然乞皇上以节俭为要,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为持盈保泰之计。”
52、持正不阿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53、倒持干戈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54、老成持重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55、鹬蚌相持《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56、持禄保位持;保持;禄:薪俸;位:职位。指为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或有过失不肯离职。宋·王楙《野客丛书·班范议论》:“持禄保位,被阿谀之机。”
57、如持左券《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58、持人长短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云笈七签》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59、持枪实弹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邹韬奋《抗战以后·笔杆暴动》:“我们的门口……以及后门,都有好几位持枪实弹的武装同志防守着。”
60、扶颠持危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宋·秦观《贺孙中丞启》:“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间气,为世直儒;力足以扶颠持危,器足以致远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