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椽不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出处:《韩非子 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 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例子: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8回:“却安于节俭,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后宫妃妾,衣不重彩,食不重味。”
基础信息
拼音cǎi chuán bù zhuó
注音ㄘㄞˇ ㄔㄨㄢˊ ㄅㄨˋ ㄓㄨㄛˊ
繁体採椽不斫
感情采椽不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住房简陋。
近义词茅茨不翦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工愁善病(意思解释)
 - 一杯羹(意思解释)
 - 一天一地(意思解释)
 - 神区鬼奥(意思解释)
 - 自郐而下(意思解释)
 - 种麦得麦(意思解释)
 - 重归于好(意思解释)
 - 河鱼之疾(意思解释)
 - 隔壁撺椽(意思解释)
 - 矢口抵赖(意思解释)
 - 使酒骂坐(意思解释)
 - 后台老板(意思解释)
 - 败化伤风(意思解释)
 - 认鸡作凤(意思解释)
 - 点指划脚(意思解释)
 - 再作道理(意思解释)
 - 丑类恶物(意思解释)
 - 打旋磨子(意思解释)
 - 摇旗呐喊(意思解释)
 - 挂一漏万(意思解释)
 - 唐突西子(意思解释)
 - 六月飞霜(意思解释)
 - 折胶堕指(意思解释)
 - 酒阑宾散(意思解释)
 - 消声匿迹(意思解释)
 - 西方净土(意思解释)
 - 喉清韵雅(意思解释)
 - 五月粜新谷(意思解释)
 
※ 采椽不斫的意思解释、采椽不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漏洩春光 | 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 
| 秦晋之盟 |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 正复为奇 | 正:正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正常可变为奇特。 | 
| 贪吃懒做 | 谓又馋又懒。 | 
| 举措不定 | 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 
| 有首有尾 | 首:头。有开头,有结尾。做事能坚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 | 
| 夙夜匪懈 | 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 
| 甘之若饴 | 甘:以为甘;饴:甜。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 | 
| 折本买卖 | 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 
| 贪赃坏法 | 见“贪赃枉法”。 | 
| 分丝析缕 | 喻明察入微。 | 
| 抓纲带目 | 纲: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健环节;目:网眼,引申为次要部分。比喻办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健环节带动一般。 | 
| 穷则思变 | 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 | 
| 虎超龙骧 |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 
| 珠规玉矩 |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 
| 酒阑客散 | 阑:尽;客:客人。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 
| 忠孝双全 |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 
| 杀一警百 | 见“杀一儆百”。 | 
| 熏莸同器 |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 
| 风流雨散 |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 
|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 众犬吠声 | 比喻随声附和。 | 
| 装痴做疯 | 指故意装成疯疯癫癫以逃避或掩盖真相。 | 
| 择人任势 | 指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势。 | 
| 锥出囊中 |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终能显露头角。 | 
| 食荼卧棘 |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 
| 临期失误 | 临:及,到。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指不守诺言 | 
| 与民偕乐 | 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