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包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基础信息
拼音jiě yī bāo huǒ
注音ㄐ一ㄝˇ 一 ㄅㄠ ㄏㄨㄛˇ
感情解衣包火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解衣抱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禁攻寝兵(意思解释)
 - 害人先害己(意思解释)
 - 心烦意冗(意思解释)
 - 龙荒蛮甸(意思解释)
 - 形输色授(意思解释)
 - 粗心大气(意思解释)
 - 守身若玉(意思解释)
 - 铜铸铁浇(意思解释)
 - 鸿案相庄(意思解释)
 - 婴城自守(意思解释)
 - 持刀动杖(意思解释)
 - 丰烈伟绩(意思解释)
 - 百孔千创(意思解释)
 - 炎天暑月(意思解释)
 - 狼突豕窜(意思解释)
 - 涸泽之蛇(意思解释)
 - 遗风馀韵(意思解释)
 - 意断恩绝(意思解释)
 - 计穷智极(意思解释)
 - 助桀为恶(意思解释)
 - 济人利物(意思解释)
 -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意思解释)
 - 稔恶藏奸(意思解释)
 - 积微成著(意思解释)
 - 东床之选(意思解释)
 - 恫瘝一体(意思解释)
 - 立锥之土(意思解释)
 - 失惊打怪(意思解释)
 
※ 解衣包火的意思解释、解衣包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豪门贵胄 | 指权们贵族的子孙。 | 
| 载一抱素 | 谓坚持一种信仰,固守素志。 | 
| 贪荣冒宠 | 贪图荣耀和恩宠。 | 
| 纹风不动 |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 
| 丢盔抛甲 | 见“丢盔卸甲”。 | 
| 逋慢之罪 |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 
| 予智予雄 | 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 
| 先入之见 | 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 | 
| 忧患馀生 | 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 | 
| 抽秘骋妍 | 抒发深意,施展美才。 | 
| 意切言尽 | 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 
| 求签问卜 | 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 
| 英姿迈往 | 迈往:超越前人。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 | 
| 朝夕共处 | 朝:早晨。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 
| 形息名彰 | 息:通“熄”,灭;彰:显扬。人死了,名声却显扬于世。 | 
| 硬撑门面 | 装体面,假充上流。保持高等或中等阶级社会地位的风度、架子或门面。 | 
| 源广流长 | 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 
| 远至迩安 | 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 
| 功成弗居 | 见“功成不居”。 | 
| 运筹设策 | 同“运筹决策”。 | 
| 以防未然 | 未然:没有成为事实。采用某种措施来防止某种事情的发生 | 
| 坐失时机 | 坐:徒然,白白地。白白地失去好机会。 | 
| 神短气浮 | 谓心性浅薄浮躁。 | 
| 镂玉裁冰 |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 | 
| 聚而歼之 | 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 
| 势焰熏天 | 形容势力大,气焰高,很可怕。 | 
| 大有裨益 |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 
| 心拙口夯 | 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