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草附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例子:因此到所在,人多倚草附木,成行逐队来皈依他,义声赫然。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基础信息
拼音yǐ cǎo fù mù
注音一ˇ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
繁体倚艸坿木
感情倚草附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攀龙附凤
反义词自力更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下为公(意思解释)
 - 尽多尽少(意思解释)
 - 东征西讨(意思解释)
 - 成事不说(意思解释)
 - 生儿育女(意思解释)
 - 祝不胜诅(意思解释)
 - 黄龙痛饮(意思解释)
 - 钟鼓之色(意思解释)
 - 顽梗不化(意思解释)
 - 积沙成塔(意思解释)
 - 格格不吐(意思解释)
 - 戴高帽儿(意思解释)
 - 麋沸蚁聚(意思解释)
 - 云烟过眼(意思解释)
 - 身体发肤(意思解释)
 - 蹿房越脊(意思解释)
 - 雕玉双联(意思解释)
 - 啧啧赞美(意思解释)
 - 零打碎敲(意思解释)
 - 惟妙惟肖(意思解释)
 - 长篇大章(意思解释)
 - 嘻皮笑脸(意思解释)
 - 西台痛哭(意思解释)
 - 楚楚可人(意思解释)
 - 恍恍忽忽(意思解释)
 - 返来复去(意思解释)
 - 奉令唯谨(意思解释)
 - 绝口不提(意思解释)
 
※ 倚草附木的意思解释、倚草附木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桂折一枝 | 喻登科及第。 | 
| 春兰秋菊 |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 | 
| 一掊土 | 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 
| 悬榻留宾 | 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 
| 革命创制 | 谓变革天命,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 | 
| 火急火燎 | 犹火烧火燎。 | 
| 失诸交臂 | 指当面错过机会。 | 
| 当今无辈 | 目前没人能比得上。辈,比。 | 
| 风风韵韵 | 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 
| 秩序井然 | 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 
| 乌烟瘴气 |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 
| 遮天蔽日 |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 
| 一彻万融 | 犹言一通百通。 | 
| 旁门邪道 | 见“旁门左道”。 | 
| 东磕西撞 | 犹言东奔西撞。 | 
| 饥渴交攻 | 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 
| 理屈词穷 |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 
| 心荡神迷 |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 | 
| 大德不酬 | 酬:报答,偿还。大的恩惠无法报答或不用报答。 | 
| 绵延不绝 |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 
| 心非巷议 | 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 
| 乱七八遭 | 见“乱七八糟”。 | 
| 雕蚶镂蛤 | 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 
| 季常之癖 | 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 
| 媒妁之言 |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 
| 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 
| 遐迩一体 | 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 | 
| 声名狼藉 |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