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转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飞刍转饷 | 同“飞刍挽粟”。 | 明·王世贞《与高大夫游盘山歌》:“建牙吹角浩无际,飞刍转饷遥相望。” |
2、转悲为喜 | 转悲哀为喜悦。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
3、凝瞩不转 | 目不转睛。 | |
4、飞沙转石 | 飞:使飞扬;转:滚动。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迅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凯陆胤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
5、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6、回肠九转 |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 《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
7、扭转乾坤 |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他制定了一个‘华中局部反攻计划’,妄图依托湘、鄂、川、黔负隅顽抗,来改天换地,扭转乾坤。” |
8、飞米转刍 | 犹言飞刍挽粟。 | 《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9、九转功成 |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 《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10、运转时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至境界不顺,希冀运转时来,偶一推算,此亦人情之常,即使推算不准,亦属无伤。” |
11、时来运转 | 时代已成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形容境况变好了。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然后渐渐时来运转,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天下后世,无不赞他的功高一代,羡他的位极人臣,哪知全亏了昔日救他的这位君子。” |
12、展转推托 | 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 | 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展转推托,遂及半年。” |
13、悬崖转石 |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及其机之既动,则以悬崖转石之势,波波之相续,峰峰之不断,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 |
14、转湾抹角 | 见“转弯抹角”。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15、归邪转曜 | 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 | 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
16、千回万转 | 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8回:“自此,宝钗千回万转,想了一个主意。” |
17、旋转干坤 | 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 |
18、潜移默转 | 见“潜移默运”。 | 梁启超《亚洲地理大势论》:“希腊之文明,潜移默转,而入于罗马。” |
19、天不转地转 | 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 |
20、转败为功 | 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
21、转面无情 | 翻脸不认人。 | |
22、辗转相传 | 辗转:多次转移。指多次转移传送 | 巴金《怀念·忆施居甫》:“影响不论大小,辗转相传,永远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
23、回船转舵 | 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
24、斗转参斜 | 斗:北斗星;参: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转向,参星横斜。指天快亮的时候。 | 明·冯惟敏《柳摇金·风情》:“急回头斗转参斜,酒杯儿倒手都休撤。” |
25、三回九转 |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
26、转败为成 | 见“转败为功”。 | 《云笈七签》卷九:“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 |
27、转日回天 | 见“转日回天”。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
28、转死沟渠 | 见“转死沟壑”。 | 《梁书·武帝纪上》:“征发闾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鸢是厌。” |
29、参横斗转 | 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峦的时候。 | 三国·魏·曹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宋史·乐志》:“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参横北斗欲三更。” |
30、宛转悠扬 | 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 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
31、柔肠百转 |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秋痕被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 |
32、意转心回 |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训门人 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
33、转转相因 | 因:因循。辗转相传,互相因循。 | 东汉·班固《汉书·成帝纪》:“传以不知,周行天下”如淳注曰:“在位者皆不知阴阳时政,转转相因,故令后人遂不知也。” |
34、辗转伏枕 | 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 《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
35、回山转海 | 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
36、星移漏转 | 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 | 明·刘基《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
37、山不转路转 | 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
38、转瞬之间 |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转瞬:转眼;一眨眼。 | 清 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
39、转斗千里 | 谓长途转辗作战。 |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刘良注:“转谓相驰逐;斗,战也。” |
40、山不转水转 | 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0章:“山不转水转。他把根扎牢了,到时其它事说不定都可以解决……” |
41、蒙头转向 | 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 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
42、回筹转策 | 运筹决策。 |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
43、乘风转舵 | 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 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善于乘风转舵的。” |
44、见风转篷 | 同“见风使舵”。 | 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还是见风转篷的自私。我有钱不给这等人!” |
45、珠流璧转 | 喻时光之流逝。 | |
46、急转直下 | 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 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
47、目不转视 |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
48、星移斗转 | 星斗变换位置;表示季节改变。比喻时光流逝。移:移动;斗:北斗星。 | 元 乔吉《两世姻缘》:“他便眼巴巴帘下等,直等到星移斗转二三更。” |
49、转弯抹角 | 比喻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抹角:挨着墙角绕过。 |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50、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
51、九转丸成 | 转:循环变化;丸:指金丹。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52、转侧不安 | 转侧:移换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不安稳的状态 | 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
53、十转九空 | 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
54、九牛拉不转 |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55、转徙无常 | 徙:迁徙。转移迁徙没有规律。指行踪不定。 | 明·揭喧《兵经百篇·粮字》:“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常则运粮兼。” |
56、起承转合 |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
57、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
58、转忧为喜 | 由忧愁转为欢喜。 |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
59、看风转舵 | 看:观察;舵:船控制方向的装置。看着风向掌握船舵。比喻随着形势转变方向,调整对策。 | 老舍《老张的哲学》:“不要紧,看风转舵,主意多着呢!” |
60、转盼流光 | 盼:顾盼,看;流光:飘忽不定,光彩闪耀。形容美女灵活而多情的眼神。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几杯酒,越发横波入鬓,转盼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