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转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转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转败为成见“转败为功”。《云笈七签》卷九:“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
2、蒙头转向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3、转死沟渠见“转死沟壑”。《梁书·武帝纪上》:“征发闾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鸢是厌。”
4、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前人经验,不局限于一家,才能开阔眼界,大有裨益。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5、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头转向,一头冲到个塘里,淹死了。”
6、日转千阶阶:官阶。形容连续升官。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7、懵头转向形容头脑昏乱,糊里糊涂高玉宝《高玉宝》第12章:“玉宝那个孩子,在农村里那样伶俐,那样活泼,一进工厂就变得懵头转向了。”
8、随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
9、旋乾转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10、千回万转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8回:“自此,宝钗千回万转,想了一个主意。”
11、心回意转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背地里设下机谋,才得他心回意转。”
12、见风转篷同“见风使舵”。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还是见风转篷的自私。我有钱不给这等人!”
13、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苏青《结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出去呢?不出去呢?换衣服呢?还是不换?”
14、回船转舵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15、法轮常转法轮:佛家语,轮有二义,一为运转,一为摧碾,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指佛法无边,普济众生。《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16、转侧不安转侧:移换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不安稳的状态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17、归邪转曜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18、飞沙转石飞:使飞扬;转:滚动。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迅猛。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凯陆胤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19、回黄转绿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20、斗转参斜斗:北斗星;参: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转向,参星横斜。指天快亮的时候。明·冯惟敏《柳摇金·风情》:“急回头斗转参斜,酒杯儿倒手都休撤。”
21、旋干转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干转坤。”
22、转面无情翻脸不认人。
23、意转心回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训门人 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24、转徙无常徙:迁徙。转移迁徙没有规律。指行踪不定。明·揭喧《兵经百篇·粮字》:“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常则运粮兼。”
25、转弯磨角见“转弯抹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26、柔肠百转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秋痕被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
27、飞砂转石同“飞沙走石”。《三国志·吴志·陆胤传》:“风则折木,飞砂转石。”
28、辗转相传辗转:多次转移。指多次转移传送巴金《怀念·忆施居甫》:“影响不论大小,辗转相传,永远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29、转念之间非常短暂的一瞬间。丁寅生《孔子演义》第18回:“曾参听了这席话,转念之间,料必是昨日陈亢回来,把我耘瓜受杖的经过,告知了夫子。”
30、转转相因因:因循。辗转相传,互相因循。东汉·班固《汉书·成帝纪》:“传以不知,周行天下”如淳注曰:“在位者皆不知阴阳时政,转转相因,故令后人遂不知也。”
31、转眼即逝过得很快。
32、玩儿不转指挥不开;耍弄不了。
33、三回九转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34、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了。”
35、趁风转帆趁:乘便;帆:船桅上的布篷。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柴萼《梵天庐丛录·妙判》:“嗟尔欲上无由,亦惟有趁风转帆,临崖勒马而已。”
36、见风转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他也是老手,马上见风转舵。”
37、辗转思念辗转:转移不定。翻来覆去老想着。形容思念之深。《武王伐封平话》上卷:“朕因姜皇后行香到此,寡人见卿容貌妖娆,出世无比,展转思念。”
38、九转丸成转:循环变化;丸:指金丹。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39、十转九空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40、默转潜移暗中转换移易。清·冯桂芬《致李伯相书》:“然试办采办羁縻东省运道,三年后采买有效,再议进止,是亦默转潜移之一术,执事以为何如?”
41、转悲为喜转悲哀为喜悦。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42、转眼之间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43、转海回天同“转日回天”。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44、飞刍转饷同“飞刍挽粟”。明·王世贞《与高大夫游盘山歌》:“建牙吹角浩无际,飞刍转饷遥相望。”
45、山不转路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46、回山转海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47、山不转水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0章:“山不转水转。他把根扎牢了,到时其它事说不定都可以解决……”
48、扭转干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
49、辗转伏枕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50、旋转乾坤把天地转动过来。比喻改变大自然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局面。乾、坤:古代八卦名称;分别代表天地。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51、展转推托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展转推托,遂及半年。”
52、星移漏转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明·刘基《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53、起承转合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54、转祸为福把灾祸转变为幸福。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55、九转功成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56、时来运转时代已成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形容境况变好了。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然后渐渐时来运转,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天下后世,无不赞他的功高一代,羡他的位极人臣,哪知全亏了昔日救他的这位君子。”
57、辗转反侧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8、转辗反侧同“辗转反侧”。清·王韬《淞宾琐话·田荔裳》:“闻女转辗反侧,久而不眠。”
59、转于沟壑转:辗转;壑:山沟。辗转他乡,弃尸于山沟水渠。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
60、旋转干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