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转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转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2、回山转海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3、游回磨转犹言团团转。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1回:“玳安来家,到处寻书童儿,那里得来,急的只游回磨转。”
4、飞砂转石同“飞沙走石”。《三国志·吴志·陆胤传》:“风则折木,飞砂转石。”
5、转徙无常徙:迁徙。转移迁徙没有规律。指行踪不定。明·揭喧《兵经百篇·粮字》:“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常则运粮兼。”
6、转侧不安转侧:移换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不安稳的状态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7、扭转干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
8、回天转日回:旋转。比喻权势力量极大,能扭转极难挽回的局势。《旧唐书·王义方传》:“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
9、转忧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10、潜移默转见“潜移默运”。梁启超《亚洲地理大势论》:“希腊之文明,潜移默转,而入于罗马。”
11、珠流璧转喻时光之流逝。
12、转灾为福见“转祸为福”。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13、天旋地转指天地转动。比喻时事变迁。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14、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15、默转潜移暗中转换移易。清·冯桂芬《致李伯相书》:“然试办采办羁縻东省运道,三年后采买有效,再议进止,是亦默转潜移之一术,执事以为何如?”
16、宛转蛾眉宛转:轻而柔的起落。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指美丽的眼睛。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称。
17、萍飘蓬转比喻远离家乡,在外漂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五》:“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
18、转辗反侧同“辗转反侧”。清·王韬《淞宾琐话·田荔裳》:“闻女转辗反侧,久而不眠。”
19、转败为胜变失败为胜利。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20、转愁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21、目不转视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22、十转九空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23、辗转相传辗转:多次转移。指多次转移传送巴金《怀念·忆施居甫》:“影响不论大小,辗转相传,永远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24、起承转合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25、千回万转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8回:“自此,宝钗千回万转,想了一个主意。”
26、玩儿不转指挥不开;耍弄不了。
27、转死沟渠见“转死沟壑”。《梁书·武帝纪上》:“征发闾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鸢是厌。”
28、转弯磨角见“转弯抹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29、参回斗转参:参星;斗:北斗星。北斗转向,参星回转。指夜深。宋 张孝祥《望江南》词:“天近月明黄道冷,参回斗转碧霄空。”
30、三回九转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31、转凡为圣将平常人转化为圣人。宋·释延寿《宗镜录》:“还丹一粒,转铁为金;至理一言,转凡为圣。”
32、蒙头转向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33、旋乾转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34、回筹转策运筹决策。《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35、辗转伏枕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36、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
37、转湾抹角见“转弯抹角”。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38、转喉触讳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39、凝瞩不转目不转睛。
40、急转直下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41、柔肠百转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秋痕被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
42、日转千阶阶:官阶。形容连续升官。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43、趁风转篷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艾明之《火种》第12章:“丘德奎眼看势头不对,立刻趁风转篷。”
44、辗转思念辗转:转移不定。翻来覆去老想着。形容思念之深。《武王伐封平话》上卷:“朕因姜皇后行香到此,寡人见卿容貌妖娆,出世无比,展转思念。”
45、眼不转睛睛:眼珠。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行者在旁,眼不转睛,看着那怪揭起两三层衣服,贴身带着三个铃儿。”
4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他制定了一个‘华中局部反攻计划’,妄图依托湘、鄂、川、黔负隅顽抗,来改天换地,扭转乾坤。”
47、悬崖转石比喻形势发展迅猛。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及其机之既动,则以悬崖转石之势,波波之相续,峰峰之不断,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
48、天不转地转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49、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头转向,一头冲到个塘里,淹死了。”
50、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苏青《结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出去呢?不出去呢?换衣服呢?还是不换?”
51、随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
52、回肠九转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53、山回路转形容山势环绕,山路曲折。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4、转海回天同“转日回天”。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55、展转推托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指一再拖延推辞。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展转推托,遂及半年。”
56、旋干转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干转坤。”
57、意转心回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训门人 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58、飞米转刍犹言飞刍挽粟。《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59、星移漏转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明·刘基《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60、斗转参斜斗:北斗星;参: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转向,参星横斜。指天快亮的时候。明·冯惟敏《柳摇金·风情》:“急回头斗转参斜,酒杯儿倒手都休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