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舞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闻鸡起舞 |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 《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2、喜跃抃舞 |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 《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
3、舞榭歌台 | 供歌舞用的台榭。 |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4、凤舞龙蟠 |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
5、能歌善舞 | 擅长歌舞。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 |
6、翔鸾舞凤 |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凤凰翩翩起舞。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 |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第三卷:“字画飞动如翔鸾舞凤,非世间笔也。” |
7、选舞征歌 | 见“选色征歌”。 | 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布衣天子哭荒陵,选舞征歌好中兴。” |
8、醉舞狂歌 | 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 宋·范成大《玉楼春》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
9、舞爪张牙 |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 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10、歌楼舞馆 | 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 明·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
11、舞文巧诋 | 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 |
12、札手舞脚 | 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 明·无名氏《双林坐化》第一折:“好一个配猴儿日的,札手舞脚的,恰便似个活螃蟹。” |
13、燕舞莺歌 | 见“燕舞莺啼”。 | 宋·朱淑真《春日行》:“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
14、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15、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16、缓歌慢舞 | 缓:柔软。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 唐·白居易《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17、涂歌巷舞 | 同“涂歌里抃”。 | 明·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一温然长者,兀坐而泣之,可立使民涂歌巷舞。” |
18、项庄舞剑 |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
19、凤仪兽舞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
20、舞文巧法 | 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 汉·王充《论衡·程材》:“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 |
21、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在康有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今见成名动也不动,已自愧悔。” |
22、舞文弄墨 | 舞:弄;墨:文笔。形容玩弄文字技巧。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
23、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
24、凤歌鸾舞 | 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 宋·赵善括《醉蓬莱》词:“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
25、舞文饰智 | 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 《新唐书·魏元忠传》:“贞观中,万年尉司马景舞文饰智,以邀干没,太宗弃之都市。” |
26、鸾歌凤舞 | 比喻美妙的歌舞。 | 《山海经 大荒南经》:“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
27、舞弄文墨 |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 | 《隋书·王世充传》:“善敷奏,明习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
28、珠歌翠舞 | 指声色美妙的歌舞。 | 宋·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
29、舞鸾歌凤 | 鸾: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比喻男女间情爱深切。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长短句》:“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欲别时,残月落花烟重,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
30、舞笔弄文 | 犹舞文弄墨。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
31、舞燕歌莺 | 莺:黄莺。指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形容一派太平景象。 | 明·张凤翼《灌园记·齐王拒谏》:“计日周秦兼并,烽烟罢警,正好酣柳眠花,舞燕歌莺。” |
32、揎拳舞袖 |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
33、歌舞太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指粉饰太平。 | 《南齐书·陈显达传》:“须享尘一静,西迎大驾,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
34、莺飞燕舞 | 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节前,汤河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时光。” |
35、商羊鼓舞 | 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 《孔子家语·辨政》:“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
36、歌台舞榭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37、张牙舞爪 |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38、歌莺舞燕 |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
39、欢呼鼓舞 | 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 宋·苏轼《缴进免五谷力胜税钱议札子》:“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 |
40、舞弊营私 | 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 《汉书 翟方进传》:“施奏咸与逄信邪枉贪污,营私多利。” |
41、歌楼舞榭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 |
42、神飞色舞 |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
43、轻歌妙舞 | 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5回:“轻歌妙舞常堪爱,锦砌花团色色怡。” |
44、红飞翠舞 | 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
45、缓歌缦舞 | 缓:柔软;缦:通“慢”。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 宋·李纲《荔枝词》集句:“沉香亭北倚栏杆,缓歌缦舞凝丝竹。” |
46、龙翔凤舞 | 犹言龙飞凤舞。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
47、鼓舞欢欣 | 同“欢欣鼓舞”。 |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
48、鸟兽率舞 | 率:一起。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受到感化。 |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曾不得与鸟兽率舞、蛮夷纵观为比,衔酸抱痛,且耻且惭!” |
49、群魔乱舞 | 成群的魔鬼乱蹦乱跳。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 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为了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
50、舞文弄法 |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 |
51、不舞之鹤 | 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
52、轻歌慢舞 | 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如意记·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
53、村歌社舞 | 指民间歌舞。 |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
54、舞文枉法 | 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稽查书办,没有一个不舞文枉法。” |
55、吹弹歌舞 |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
56、伯歌季舞 |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汉 焦赣《易林 否之损》:“秋风牵手,相提笑语。伯歌季舞,燕乐以喜。” |
57、舞裙歌扇 | 见“舞衫歌扇”。 | 宋·晁补之《南歌子》词:“东园捶鼓赏新醅,唤取舞裙歌扇,探春回。” |
58、支手舞脚 | 犹言指手画脚。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
59、酣歌醉舞 | 见“酣歌恒舞”。 | 茅盾《血战后一周年》:“不见他们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 |
60、弄法舞文 |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 《史记 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