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厚酒肥肉厚:浓厚。指丰盛的饮食战国·韩·韩非《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2、剜肉医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唐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3、臭肉来蝇腐臭的肉招来苍蝇。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风有问题,就会招致坏人的引诱。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僧问慧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臭肉来蝇。’”
4、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5、皮笑肉不笑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
6、骨肉相亲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春秋·齐·管仲《管子·轻重》:“兄弟相戚,骨肉相亲。”
7、肉山酒海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8、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9、骨肉之亲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闽剧《钗头凤》:“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
10、肉眼愚眉比喻见识浅陋。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
11、皮肉之苦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过受了点皮肉之苦,屁也没损失——他带着预支的一个月高薪落荒而逃了。”
12、好肉剜疮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玑禅师》:“说迷说悟,犹是好肉剜疮;一切平常,尽落天魔外道。”
13、以肉喂虎比喻白白地送死。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今赴秦军,如以肉喂虎,当何益也!”
14、眼中钉,肉中刺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15、肉麻当有趣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16、肉食者鄙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7、剜肉生疮犹剜肉成疮。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凿;故此种剜肉生疮之说,不一而足。”
18、骨肉至亲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19、娇皮嫩肉指肌肤细嫩。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
20、悬羊头,卖狗肉悬:吊挂。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法嗣》:“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
21、寝皮食肉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22、骨软肉酥见“骨软筋酥”。《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只消‘心月狐’放一个屁,那‘井木犴’俯伏在地,骨软肉酥。”
23、锦衣肉食见“锦衣玉食”。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藁操冰心岂自坚。”
24、眼中疔,肉中刺疔:疔疮。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
25、血肉相连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宋 洪迈《夷坚丁志 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26、割肉补疮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
27、血肉相联联:关联。像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28、剜肉补疮为生活所迫;卖掉还没有收获的新丝新谷;虽然度过眼前的困难;却丢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唐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29、骨肉分离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30、挖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清 梁启超《外债平议》:“就财政上以论,外债之宜借者,不过为苟安目前、挖肉补疮之计。”
31、骨肉团圆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32、走肉行尸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33、强食弱肉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食弱肉。”
34、皮破肉烂形容伤势很重。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35、浆酒霍肉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东汉 班固《汉书 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36、衣锦食肉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商君书 算地》:“刑人有列,则君子下其位;衣锦食肉,则小人冀其利。”《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信(韩信)望衣锦食肉,谁指望夺印怀仇,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
37、脾肉之叹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38、大酒大肉指菜肴丰盛,大吃大喝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同吃。”
39、脱皮掉肉指卖命。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
40、飞土逐肉见“飞土逐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夫飞土逐肉,儿戏之常。”
41、皮里抽肉形容身体变瘦。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
4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地面上爬着的癞蛤蟆想吃在天上飞翔的天鹅。比喻痴心妄想。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我直恁这般呆!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
43、掠脂斡肉掠:掠夺,夺取;斡:旋转。比喻极其残酷地盘剥、搜刮。五代·贯休《酷吏词》:“有叟有叟,暮投我宿,吁叹自语,云太苛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
44、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5、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今赴秦军,如以肉餧虎,当何益也。”
46、肉眼凡夫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47、含着骨头露着肉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48、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49、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50、觞酒豆肉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西汉·戴圣《礼记·坊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次。”
51、髀里肉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5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3、自相鱼肉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54、委肉虎蹊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55、肉林酒池指酒肉极多。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元史·裕宗传》:“古有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耶!”
56、生死骨肉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深厚。唐·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生死骨肉,受赐已深。”
57、骨肉相残比喻自相残杀。《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58、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59、浆酒藿肉见“浆酒霍肉”。《宋书·周朗传》:“涂金披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
60、大鱼大肉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